应天府的城墙上,阳光斑驳的洒下,却照不进众人此刻凝重的心头。

  那城墙之上一道触目惊心的裂缝,如同狰狞的伤口,撕裂了这往日坚固无比的防御壁垒。

  此时参与应天府城墙修复工程的众人刚一落座,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气氛凝重且嘈杂。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匠,满脸皱纹仿佛镌刻着岁月的沧桑。

  他皱着眉头,神色凝重地说道:“依卑职看呐,这裂缝既已出现,可就不是小事喽。

  城墙乃应天府的屏障,关乎万千百姓身家性命,更与大明防务息息相关呐。

  这就好比一个人身上有了重伤,若不根治,后患无穷啊。

  因此得重新拆了那部分墙体重建,虽说工程浩大,需要耗费人力、物力无数。

  然而也唯有如此,方能确保万无一失啊。”

  老工匠话音未落,另一位中年工匠便急着摇头反驳道:“老哥哥,您这法子虽稳当,可着实行不通呐。

  这重新拆建,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那可太多啦。

  且不说这其中的难处,万一在这期间又出了啥岔子。

  比如说再遇上个风雨交加的天气,城墙根基不稳,那可如何是好?

  咱可不能因小失大呀!

  殿下,草民觉得只需填补裂缝即可。

  虽说可能不如拆建那般彻底,但好歹省时省力,也能解这燃眉之急嘛。”

  中年工匠双手抱胸,一脸笃定地看着众人,似是对自己的想法很有信心。

  可马上就有人提出了质疑,一位身形消瘦的工匠站起身来,面色焦急地说道:“填补裂缝?

  你可知道这城墙的重要性,它可不是一般的砖石堆砌之物啊。

  若是简单填补,日后再出问题怎么办?

  这就如同在那摇摇欲坠的房梁上随便钉个钉子,能撑得住几时?

  这可不是小事啊,关乎着应天府的安危,咱可不能草率行事呐。”

  说罢瘦弱工匠重重坐了下去,一脸忧色。

  就在众人争执不下之时,一位年轻的工匠站了出来。

  他身着一身青布长衫,模样颇为清秀,眼神中透着一股机灵劲。

  恰似那初露锋芒的春笋,透着一股朝气。

  这长衫工匠平日里就对各类建筑材料颇有研究,此时虽心中也有些忐忑,但还是鼓足了勇气说道:“殿下,小人倒是有个法子。

  小人之前曾听闻一种特殊的材料配方,可用于修补砖石建筑的裂缝。

  听闻那材料补上去之后,不仅牢固异常,而且能防水防潮,效果极佳。

  只是……”

  他微微顿了顿,面露难色。

  “这配方所需的材料有些难找,且配制过程也较为复杂。”

  朱棡一直坐在一旁眉头紧锁,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焦急万分。

  此刻闻听此言,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希望。

  他猛地站起身来,语气急切地说道:“无妨!

  只要能修复这城墙裂缝,便是再难寻的材料,再复杂的配制过程,孤王也定要一试。

  你且细细说来,需要哪些材料,孤王即刻派人去寻。”

  此时朱棡仿佛那久旱盼雨的农夫看到一丝希望的曙光,急于抓住这可能解决问题的机会。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那位年轻工匠,眼神中满是期待。

  他的身子也微微前倾,似乎想要立刻得到答案。

  那年轻工匠见状,赶忙恭敬地行了一礼。

  随后他将材料配方和配制过程,详细地说了出来。

  朱棡当下便吩咐下去,让人分头去寻找材料,并亲自监督配制过程。

  在那配制的工坊里,朱棡一刻也不敢松懈。

  只见他背着手,眼睛紧紧盯着工匠们的操作。

  时而踱步上前查看细节,时而驻足询问进展情况,脸上满是焦急与期待。

  朱棡深知这城墙的安危,不仅关系到应天府百姓的身家性命,更关系到大明的防务。

  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一旁的薛祥作为工部尚书,看着朱棡如此尽心尽力不禁微微点头。

  他对身旁的一位下属轻声说道:“晋王殿下此番作为,实乃我大明之幸啊。

  这城墙之事,关乎重大。

  有殿下这般上心,想必定能妥善解决。”

  薛祥的声音虽轻,但透着一股由衷的赞赏之意。

  那来自营缮司的工部下属官员,赶忙点头应和道:“是啊,殿下向来对诸事认真负责,此次定能不负众望。”

  朱棡却浑然未闻这些夸赞之词,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眼前的修复工作上。

  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现在朱棡只盼着能早日将城墙裂缝修复完好,让应天府的城墙依旧坚固如初。

  此时他的嘴唇紧紧抿着,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随着配制过程的进展变换着表情,仿佛那晴雨不定的天空。

  朱棡现在的情绪,也在随着事情的发展波动着。

  经过几日几夜的忙碌,那特殊材料终于配制完成。

  朱棡又亲自带着工匠们来到城墙裂缝处,小心翼翼将材料填补进裂缝里。

  他的动作轻柔而谨慎,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每一个动作,都倾注了朱棡对城墙修复的执着与认真。

  他的手指轻轻捏着填补材料,缓缓地将其填入裂缝。

  朱棡眼睛专注地看着裂缝处,生怕出现一点差错。

  待一切完成后,众人又等了几日,这才再次对那处城墙进行查验。

  所幸经过此番修复,那裂缝已不见踪影,城墙依旧稳固如初。

  朱棡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原本紧张的氛围也再次变得轻松起来。

  那轻松的氛围仿若一阵春风,吹散了之前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阴霾,让人感到格外舒畅。

  薛祥看着朱棡,满脸笑意,竖起大拇指赞叹道:“殿下真乃有勇有谋之人呐,如此难题也能这般迅速且妥善解决,实是令人钦佩。”

  薛祥的这句夸赞,依旧是那种真诚、文雅的风格。

  用词准确且感情真挚,将他对朱棡的钦佩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仿佛那盛开的鲜花,散发着浓郁的芬芳,让周围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好。

  只见朱棡微微一笑,“薛尚书过奖了,这也是多亏了诸位工匠的智慧和大家的齐心协力呀。”

  此时他笑容里透着真心的喜悦,一方面是因为城墙裂缝修复成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身努力再次得到了认可。

  想到这里,朱棡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又舒心。

  他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仿若那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璀璨而又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