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繁华却又暗藏玄机的晋王府中,谢钰儿偶然间瞧见了徐妙云的身影,心中顿时泛起一丝涟漪。

  她那原本就精致的面容,瞬间绽放出亲切的笑容。

  恰似春日暖阳,暖人心扉。

  “妙云妹妹,可算寻着你了。”

  谢钰儿莲步轻移,款至徐妙云身前,语气亲昵又带着几分急切。

  “近日王府在采买物资这一块儿,实在是乱了套。

  账目也如同一团乱麻,怎么理都理不清。

  妹妹夙来聪慧过人,依你之见在遵循咱王府宗法制度的大前提下,可有什么锦囊妙计,能解这燃眉之急?”

  徐妙云微微一怔,着实没想到谢钰儿会主动来征询自己的意见。

  她稍作沉吟,目光变得沉稳而坚定。

  只听徐妙云缓缓说道:“依照宗法,这家族事务向来是要条理清晰,方能井然有序。

  依我之见,当务之急是制定一套详尽的采买流程和账目记录规范。

  且各环节的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家族亲疏与地位的规制来选定。

  比如说:采买那些贵重的物品,理应由王府中地位较高且信得过的亲信担此重任。

  采买的每一个环节,从物品的种类、数量,到价格、供应商,都得巨细无遗地记录在案。

  至于账目得定期安排专门的账房先生仔细核对,这账房先生的选用,自然也得遵循既定的规矩。

  如此这般,或许便能如抽丝剥茧般,化解眼前的混乱。”

  谢钰儿听后不禁连连点头,眼神中满是赞同之色。

  “妹妹所言极是!

  我心里其实也有类似的想法,只是苦于不知具体该如何施行。

  方能既符合规矩,又能切实解决问题,就好似在迷宫中迷失方向,找不到出口。

  妹妹可有更详细的法子,比如说如何确保这些负责人,能够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呢?”

  徐妙云轻轻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灵动的聪慧之光。

  “这便需要建立一套监督机制。

  可请王府中的长辈,或是德高望重之人出山负责监督。

  一旦发现有人不按规矩行事,定要严惩不贷,以正风气。

  同时也不妨设立一些奖励措施,对那些严格执行且表现出色的负责人,予以丰厚的嘉奖。

  如此赏罚分明,想来能激励众人各司其职,不敢懈怠。”

  谢钰儿听毕不禁拍手称赞,“妙极!妙极!

  妹妹这一番见解,实在是让我茅塞顿开,犹如拨云见日。

  有了这详细的法子,我心里便踏实多了。

  日后还得多仰仗妹妹,咱们姐妹一同把王府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徐妙云闻言一脸谦逊地说道:“钰儿姐客气了,大家同处王府。

  都是为了王府着想,理应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在这一刻,达成了某种无需言说的默契。

  她们正说着话,恰好方淑秀手持团扇,娉婷路过。

  听闻两人的交谈,她微微犹豫了一下。

  最终方淑秀还是莲步轻移,走上前盈盈说道:“两位姐姐,方才听你们所言,淑秀也有些拙见。

  我觉得还可定期核查账目,让不同房系且符合宗法地位的人交叉核对。

  如此一来既能确保公正无私,又能避免疏漏之处。

  同时也全然遵循了王府的规矩,恰似为王府的管理加上一道坚固的防线。”

  徐妙云与谢钰儿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惊喜之色,恰似夜空中划过的璀璨流星。

  徐妙云笑着说道:“淑秀妹妹这个主意甚好!

  如此一来便多了一层保障,且丝毫不悖于宗法。

  犹如为王府的稳定添砖加瓦,实乃锦上添花之举。”

  三人正讨论得热火朝天,那位曾诬陷方淑秀的张姬妾,迈着细碎的步子,款步走来。

  她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怀好意,犹如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正伺机而动。

  只听张姬妾阴阳怪气地说道:“哟,几位妹妹凑在一处,又在谋划什么呢?

  莫不是又想出什么新奇点子,来坏王府的规矩吧?”

  徐妙云眉头微微一蹙,转头看向张姬妾。

  她的目光如犀利的宝剑,毫不退缩地说道:“我们不过是为王府事务出谋划策,一心只为遵循宗法制度,使王府事务更趋有序。

  倒是妹妹若有闲心在此冷言冷语,不如为王府做些实事。

  切莫忘了身为王府姬妾应守的本分,就如同每颗铆钉都应坚守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职。”

  张姬妾脸色骤变,冷哼一声,尖酸地说道:“就凭你们?

  别到时候弄巧成拙,把王府搅得一团糟,坏了祖宗的规矩!

  到时候,有你们好看的!”

  谢钰儿挺身而出,她的神色威严,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山不容侵犯。

  “王府之事,自有我们这些当家的操心。

  妹妹若是无事,还是回房歇着吧。

  莫要在此扰乱秩序,坏了王府的礼仪!

  不然,可别怪我们不客气!”

  张姬妾见状心中虽有不甘,但也不敢再多言。

  她恨恨地瞪了三人一眼,随即如同一只落败的斗鸡,转身气呼呼地离去。

  经此一事,三姐妹之间的关系悄然生变。

  她们愈发清晰意识到,在这错综复杂如迷宫般的王府中,唯有彼此携手合作。

  方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明枪暗箭,守护自身安宁。

  在遵循大明祭祀礼仪、宗法制度等规矩的前提下,共同为维护王府的安稳与昌盛而努力。

  恰似在风雨飘摇中,共同守护一艘承载着众人命运的珍贵航船。

  此后三姐妹时常相聚,或在王府的花园亭台中,或于幽静的闺阁之内。

  她们共同商讨王府事务,彼此出谋划策,相互支持鼓励。

  在这个过程中,三姐妹各自也不断成长。

  恰似在磨砺中绽放的花朵,愈发娇艳动人。

  方淑秀更是暗自留心,开始观察王府中其他处事得当之人的言行举止,悉心学习他们应对刁难的技巧。

  她发现巧妙的言辞和镇定自若的态度,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化解危机,转危为安。

  不久后,晋王府后宅又发生了一件事。

  一日,王府组织女眷们一同制作女红。

  这在明朝贵族女子间,乃是极为常见的社交活动。

  众人齐聚一堂,各自展示着精湛的女红技艺。

  方淑秀全神贯注地绣着手中的绣品,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手中的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