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朱元璋原本正靠坐在龙椅之上,听着众人汇报着这事儿、那事儿。

  可一提到民间养马这档子事儿啊,他那身子就不自觉地微微坐直了,眼神里也瞬间泛起了一丝疑虑。

  就跟那平静的湖面被丢进了颗小石子,泛起层层涟漪似的。

  朱元璋皱着眉头,开口说道:“只是民间养马啊,这百姓们大多都是些种地的庄稼汉。

  平日里连马都难得见上几回,哪有什么养**经验呀?

  这要是养出来的马,那是高矮胖瘦、良莠不齐的。

  到了战场上,别说冲锋陷阵了,怕是驮着将士跑两步都费劲呐!

  这不就跟拿着一堆破铜烂铁上战场一样嘛,那纯粹是中看不中用,搞不好还得误了咱大明的军国大事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眯起眼睛。

  那神情仿佛已经瞧见了一群瘦弱得皮包骨头、蔫头耷脑,毫无战斗力的马匹,被稀里糊涂地拉到战场上。

  那场面,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呀!

  就在这时,朱棡赶忙站了出来,先是恭恭敬敬地朝着朱元璋行了个礼。

  随后他上前一步,让自己离龙椅更近了些。

  此时朱棡的脸上,满是认真严肃的神情。

  那模样仿佛在说,这事儿他心里可有谱了。

  朱棡清了清嗓子说道:“父皇,您担忧的那可太是个问题了,儿臣也早就琢磨过这事儿。”

  朱元璋闻言眼睛微微一亮,看向朱棡说道:“哦?

  那老三你倒是说说,可有什么好法子?”

  朱棡赶忙回道:“父皇,儿臣觉得呀,朝廷可以选派些熟知养马之道的官差,下到各地去指导百姓养马。

  这些官差那可都是行家呀,什么如何挑选良驹,这里头的门道可深了去了。

  就比如说要看那**毛色是不是光亮顺滑,马蹄是不是坚实有力,眼睛有没有神等等。

  还有如何喂养照料,这马一天得喂几顿,吃些啥料,喝的水可有讲究?

  这些都得跟百姓们细细说道说道。

  再有就是如何防治马病,要是马生病了用啥药?

  这些也得传授给百姓们呀。”

  朱棡一边说着,一边掰着手指。

  一项一项地列举着,说得那叫一个头头是道,仿佛自己就是个养**老师傅似的。

  “父皇,光指导还不够。

  想要让百姓们能养出好马,朝廷也得定期派人去查验呀。

  把那些体格健壮、看着就适合征战的马挑选出来,集中到一块儿,再由专门的驯马师傅给它们进行一番统一的训练。

  让它们熟悉战阵的氛围,听从将士们的指挥。”

  朱棡说着右手握拳在空中挥了一下,那架式就好像他此刻正站在训练场上,指挥着千军万马。

  “如此一来,便能保证这民间养出来的马,也能为我大明所用呀。”

  此时朱棡的眼神明亮而炽热,透着对这一计划能顺利实施的殷切期望,就盼着朱元璋能点头认可。

  可就在这时,一直站在旁边默默听着,没怎么吭声的吏部左侍郎赵孠坚开口了。

  他先是朝着朱元璋恭敬地行了一礼,那腰弯得低低的,尽显臣子的本分。

  随后赵孠坚又转向朱棡,微微拱手,脸上带着几分谨慎的神色。

  紧接着他缓缓说道:“晋王殿下,您这想法是挺好。

  可这选派官差、查验马匹、训练马匹,桩桩件件那可都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呀。

  这一套流程下来,那得涉及多少事儿啊!

  各地的驿站得安排官差的食宿吧?

  这来往的路费也得朝廷出吧?

  还有训练马匹得有场地、有驯**工具吧?

  这可都不是小数目呐!

  另外各地民情不一,有的地方百姓本来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突然多了这么些事儿,怕是心里头不乐意配合呀。

  这官差下去了,能不能顺利推行这些举措,那还真不好说。”

  赵孠坚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摇头。

  他的眼神里,透着对实际操作层面诸多困难的担忧。

  那话语里满是顾虑重重的意味,就差把“这事儿难办”四个字写在脸上了。

  朱棡闻言神色一正,对着赵孠坚拱手说道:“赵大人,您这话虽说有理,可凡事欲成,哪有不费周折的道理?

  咱大明要想长治久安,这马政要是办好了,那可是关乎国运的大事呀。

  孤王知晓这其中不易,但为了咱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这些付出皆是值得的呀。”

  朱棡的语气那叫一个坚定,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就好像不管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把这事儿给办成了似的。

  “况且关于战**调配管理,儿臣觉得可以设立专门的马政司,统管全国的战马事宜。

  从战**登记在册,每一匹马是从哪儿来的、长什么模样、有什么特点,都得记得清清楚楚。

  再到分配到各地军队,哪个地方的军队缺马了,缺多少得按需分配。

  还有战时的调度使用,什么时候该把马派到哪儿去参战,都由这马政司来负责。”

  朱棡边说边用手在空中划了个圈,示意这马政司所涵盖的管理范围。

  那手势就好像已经把这马政司的事儿,都给安排得妥妥当当了一样。

  “这马政司的设立,就是让诸多安排可以力争做到条理清晰、有条不紊,不至于到时候乱成一锅粥呀。

  至于马具的打造嘛,那也不能马虎。

  可召集各地手艺精湛的工匠,把他们集中在几个大的工坊里,按照统一的标准来打造。

  比如说马鞍得结实耐用又舒适,缰绳得粗细合适又耐磨。

  这样打造出来的马具,那质量肯定上乘。”

  朱棡说着脸上便不由得浮现出,大明骑兵装备精良、威风凛凛画面的自豪神情。

  仿佛他已经看到大明的骑兵们骑着高头大马,穿着锃亮的铠甲、手持利刃,在战场上纵横驰骋。

  那场面,别提多威风了!

  朱元璋在一旁听着,先是微微皱眉,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可听着听着,他的脸上就渐渐露出了笑容,到最后竟是哈哈大笑起来。

  那笑声爽朗而洪亮,在大殿中回荡着。

  就好像一阵春风吹过,把那原本因为讨论难题而压抑许久的气氛,一下子冲散了些许。

  六部官员听着这笑声,心里头也莫名松快了些。

  “老三,你今日这番话倒是让爹颇为欣慰啊。

  看来你这藩王没白当,心里头是真为咱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啊,没成天就顾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朱元璋笑着看向朱棡,眼神里满是慈爱与赞许,就跟父母看着自家有出息的孩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