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桥创办的食品厂、服装厂以及如今开业的制药厂,已经创造了足足两千多个工作岗位,而且工资福利优厚,甚至比县里乃至市里的一些厂子还要高。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的目光,无论是周边乡镇的居民,还是县城里的待业人员,都纷纷慕名而来,想要在红山乡寻得一份满意的工作。
一时间,红山乡的各个企业招聘点前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整个红山乡呈现出一派蓬勃生机的景象。
改造红山乡的宏伟计划正式拉开帷幕,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对一些老旧房屋的拆除工作。
虽说在当时还没有“拆迁”这一广为人知的说法,但相关部门为了保障居民权益,制定了极为优厚的补偿政策。
对于同意拆除房屋的居民,将按照原房屋面积的一点五倍进行补偿。
简单来讲,若居民原本的房子面积只有五十平方米,待拆迁改造工程圆满完成后,便能获得一套面积达七十五平方米的全新住房,并且在房屋位置安排上,基本遵循原拆原建的政策,最大程度满足居民对熟悉生活环境的眷恋。
这年头房子可不怎么值钱,像红山乡这里的房子,基本上最贵的不用一千块钱就能买下来,所以这个政策绝对有很大的诚意。
这一充满诚意的政策一经推出,便如同一股春风,迅速赢得了广大百姓的热烈支持。
红山乡的几家厂子,长期以来效益不佳,周边住户的居住条件也随之受到影响,房屋破旧、设施老化,居住体验十分糟糕。
如今,能有机会免费对居住环境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无疑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一时间,多数居民纷纷踊跃签订协议,满心期待着未来崭新的生活。
然而,世间之事总是难以尽善尽美,总有一些人持有不同的想法。
部分人就打起了小心思,认为这或许是一个难得的商机,从而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坚决不愿意签订拆迁协议。
王大毛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据说正是他在暗中撺掇了几个住户,一同抵制拆迁工作的推进。
王大毛的家位于食品厂对面,那是一栋曾经罐头厂家属楼。
这栋楼建成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岁月的痕迹在它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六层的筒子楼,整体面积不大,王大毛家的房子也仅有四十多平方米。
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使得楼体出现了诸多问题。自来水管道时常出现漏水现象,导致楼道里总是湿漉漉的,不仅影响出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电线线路老化严重,时不时会发生短路故障,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更为严重的是,楼体地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沉,虽说还不至于被判定为危楼,但居住其中,居民们难免忧心忡忡。
整栋楼里一共居住着三十多户人家,在拆迁这件事上,大部分人都清楚地认识到,拆除重建是改善居住条件的绝佳机会,纷纷积极响应。
可王大毛和其他两户人家却不为所动,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立场。
周桥听闻还有人抗拒拆迁,心中感到十分诧异。毕竟在他看来,如此优厚的补偿政策,对居民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于是,他赶忙找到刘大春,详细询问王大毛的具体情况。
刘大春对此事也有所了解,他皱着眉头,向周桥介绍道:“周总,这个王大毛啊,在咱们乡里也算是个出了名的刺头。他平时就喜欢投机取巧,总想靠着一些歪点子赚大钱。这次他觉得拆迁是个机会,想着能从里面捞一笔。他到处跟那几户人家说,只要大家联合起来不签字,**肯定会提高补偿标准,到时候就能大赚一笔。”
周桥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拆迁工作对于红山乡改造计划的重要性,若因为这几户人家的阻挠而停滞不前,将会严重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但他也明白,强行推进并非良策,必须要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周桥思考片刻后,对刘大春说道:“大春,你去联系一下王大毛,找个时间,我想和他好好聊聊。咱们不能让这几户人家坏了大事,但也得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刘大春领命而去,很快便联系上了王大毛。
王大毛听闻周桥要找他谈话,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但同时又觉得这或许是一个争取更多利益的好机会,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约定的时间到了,王大毛来到了周桥的办公室。
周桥热情地招呼他坐下,还亲自为他倒了一杯茶。王大毛有些拘谨地接过茶杯,眼睛却不时地打量着周桥,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揣摩出对方的意图。
周桥微笑着开口说道:“王大哥,我听说了你的想法。其实我特别理解你,大家都想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你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是你看,这次拆迁改造,对咱们红山乡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果因为一些小问题导致项目进展不顺利,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咱们老百姓自己啊。”
王大毛听了周桥的话,微微点了点头,但还是有些犹豫地说道:“周总,我知道你说的有道理。可我就是觉得这补偿标准还能再提高一些。你想啊,我们这房子虽说破了点,但也是我们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就这么拆了,心里总觉得有点亏。”
周桥耐心地听着王大毛的诉求,等他说完后,缓缓说道:“王大哥,补偿标准是经过多方面考量制定出来的,已经是目前能给到的最优方案了。而且你想想,现在这房子的状况,继续住下去也不安全。等改造完成后,你就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周边的环境也会得到极大改善,这对咱们以后的生活多好啊。”
周桥的一番话,可谓是用心良苦了,而且不像是未来的那些地产开发商拆迁盖房子是为了赚更多的钱,现在红山乡的改造发展,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经济。
如果红山乡能够成功改造,以后说不定能够发展成为比丰邑县还要好的城市,这对红山乡所有百姓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的目光,无论是周边乡镇的居民,还是县城里的待业人员,都纷纷慕名而来,想要在红山乡寻得一份满意的工作。
一时间,红山乡的各个企业招聘点前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整个红山乡呈现出一派蓬勃生机的景象。
改造红山乡的宏伟计划正式拉开帷幕,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对一些老旧房屋的拆除工作。
虽说在当时还没有“拆迁”这一广为人知的说法,但相关部门为了保障居民权益,制定了极为优厚的补偿政策。
对于同意拆除房屋的居民,将按照原房屋面积的一点五倍进行补偿。
简单来讲,若居民原本的房子面积只有五十平方米,待拆迁改造工程圆满完成后,便能获得一套面积达七十五平方米的全新住房,并且在房屋位置安排上,基本遵循原拆原建的政策,最大程度满足居民对熟悉生活环境的眷恋。
这年头房子可不怎么值钱,像红山乡这里的房子,基本上最贵的不用一千块钱就能买下来,所以这个政策绝对有很大的诚意。
这一充满诚意的政策一经推出,便如同一股春风,迅速赢得了广大百姓的热烈支持。
红山乡的几家厂子,长期以来效益不佳,周边住户的居住条件也随之受到影响,房屋破旧、设施老化,居住体验十分糟糕。
如今,能有机会免费对居住环境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无疑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一时间,多数居民纷纷踊跃签订协议,满心期待着未来崭新的生活。
然而,世间之事总是难以尽善尽美,总有一些人持有不同的想法。
部分人就打起了小心思,认为这或许是一个难得的商机,从而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坚决不愿意签订拆迁协议。
王大毛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据说正是他在暗中撺掇了几个住户,一同抵制拆迁工作的推进。
王大毛的家位于食品厂对面,那是一栋曾经罐头厂家属楼。
这栋楼建成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岁月的痕迹在它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六层的筒子楼,整体面积不大,王大毛家的房子也仅有四十多平方米。
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使得楼体出现了诸多问题。自来水管道时常出现漏水现象,导致楼道里总是湿漉漉的,不仅影响出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电线线路老化严重,时不时会发生短路故障,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更为严重的是,楼体地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沉,虽说还不至于被判定为危楼,但居住其中,居民们难免忧心忡忡。
整栋楼里一共居住着三十多户人家,在拆迁这件事上,大部分人都清楚地认识到,拆除重建是改善居住条件的绝佳机会,纷纷积极响应。
可王大毛和其他两户人家却不为所动,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立场。
周桥听闻还有人抗拒拆迁,心中感到十分诧异。毕竟在他看来,如此优厚的补偿政策,对居民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于是,他赶忙找到刘大春,详细询问王大毛的具体情况。
刘大春对此事也有所了解,他皱着眉头,向周桥介绍道:“周总,这个王大毛啊,在咱们乡里也算是个出了名的刺头。他平时就喜欢投机取巧,总想靠着一些歪点子赚大钱。这次他觉得拆迁是个机会,想着能从里面捞一笔。他到处跟那几户人家说,只要大家联合起来不签字,**肯定会提高补偿标准,到时候就能大赚一笔。”
周桥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拆迁工作对于红山乡改造计划的重要性,若因为这几户人家的阻挠而停滞不前,将会严重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但他也明白,强行推进并非良策,必须要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周桥思考片刻后,对刘大春说道:“大春,你去联系一下王大毛,找个时间,我想和他好好聊聊。咱们不能让这几户人家坏了大事,但也得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刘大春领命而去,很快便联系上了王大毛。
王大毛听闻周桥要找他谈话,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但同时又觉得这或许是一个争取更多利益的好机会,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约定的时间到了,王大毛来到了周桥的办公室。
周桥热情地招呼他坐下,还亲自为他倒了一杯茶。王大毛有些拘谨地接过茶杯,眼睛却不时地打量着周桥,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揣摩出对方的意图。
周桥微笑着开口说道:“王大哥,我听说了你的想法。其实我特别理解你,大家都想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你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是你看,这次拆迁改造,对咱们红山乡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果因为一些小问题导致项目进展不顺利,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咱们老百姓自己啊。”
王大毛听了周桥的话,微微点了点头,但还是有些犹豫地说道:“周总,我知道你说的有道理。可我就是觉得这补偿标准还能再提高一些。你想啊,我们这房子虽说破了点,但也是我们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就这么拆了,心里总觉得有点亏。”
周桥耐心地听着王大毛的诉求,等他说完后,缓缓说道:“王大哥,补偿标准是经过多方面考量制定出来的,已经是目前能给到的最优方案了。而且你想想,现在这房子的状况,继续住下去也不安全。等改造完成后,你就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周边的环境也会得到极大改善,这对咱们以后的生活多好啊。”
周桥的一番话,可谓是用心良苦了,而且不像是未来的那些地产开发商拆迁盖房子是为了赚更多的钱,现在红山乡的改造发展,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经济。
如果红山乡能够成功改造,以后说不定能够发展成为比丰邑县还要好的城市,这对红山乡所有百姓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