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九百六十四章 技术

小说: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更新时间:2025-02-12 12:00:38 源网站:2k小说网
  听完了阿道夫的解释后,朱慎锥凝神细思着,一方面在理顺刚才阿道夫讲述中的那些复杂脉络,另一方面也是思索如何在同瑞典和波兰建立外交后从对方那边获得的利益。

  这个利益当然不是简简单单的金钱等利益,朱慎锥之所以这样做真正目的是要给北方的沙皇俄国制造麻烦,从而让沙皇俄国陷入欧罗巴的战争泥潭而无力抽出更多的精力向东用兵。

  波兰这个国家是比较特殊的,朱慎锥大学时期了解过大致的波兰历史,波兰立国后曾经是欧罗巴的强国之一,但之后却经历过三次灭国。当然目前距离第一次波兰灭国还早着呢,如果朱慎锥的记忆没错,第一次波兰灭国是在十八世纪后期的时候,距离如今还有一百多年的时间,现在的波兰虽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可无论国土面积还是国力依旧在欧罗巴不可小觑。

  至于瑞典就更不用说了,眼下是十七世纪中后期,瑞典相比波兰的衰败反而是在上升期。等到十八世纪初,瑞典就会成为一个强盛的帝国,而强盛时期的瑞典帝国是整个欧罗巴无法轻视的,凭借强大的军力和经济实力,在波罗的海地区确立了霸主地位,军队在欧罗巴所向披靡。

  这两个国家眼下都有些麻烦,可从长期来看却是大明最好的盟友选择。

  无论是瑞典还是波兰,和大明没有半点利益冲突,更没**上的矛盾。而且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沙皇俄国。在这种情况下,老祖宗留下来的远交近攻策略是再好不过的选择,而且和两国展开正式外交,大明还能借此机会迈出世界的第一步,重拾当年郑和大舰队下西洋的壮举。

  当然这是后话了,至少目前为止是不可能做到的。眼下大明的水师分为南北,北方就是郑鸿逵的山东水师,而在南方是郑芝龙的福建水师。

  这两支水师中,山东水师成立的时间并不长,眼下战舰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远不如福建水师。而且山东水师的大船不多,拥有的船只只能走近洋航线,却没办法去远洋。

  哪怕朱慎锥已有让山东水师逐步南下,渐渐控制住除去北方航线外的南洋航线打算,但从实际来看却做不到。首先是郑芝龙的缘故,郑芝龙的福建水师几乎垄断了整个南洋航线,就算山东水师提督是郑鸿逵,可就算他是兄弟郑芝龙也不可能把手里的航线交出来,何况如今的郑鸿逵早就不同往日,他已不是郑家兄弟中存在感最弱的一员了,在辽东渡海作战之后,郑鸿逵就直接从郑氏集团中脱离了出来,自立门户,彻底投向了朝廷。

  其次,大明目前没有建造大船的技术和船厂,自从弘治皇帝后,大明最大规模的两个船厂——清江督船厂和龙江船厂就成了摆设,随着大明官方不再出海,原本能拥有制造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宝船的技术被废弛,这些船厂再也没造一艘宝船,平日里只负责造普通的漕船和近海战船、渔船等。

  这么多年下来,那些拥有技术的工匠死的死老的老,技术的中断让这些船厂失去了原本的作用。而且更离谱的是弘治年间存在工部和大内的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制造资料包括当年郑和大舰队所描述记录的海图等等莫名其妙不翼而飞了,究竟这些玩意是怎么丢失的?又是怎么没的,直到今日还是一个谜团。

  大明要重现当年郑和大舰队的辉煌可不容易,没了合适的造船厂,也没工匠,更没相应的技术和图纸,大明根本造不出以前的宝船来。而且从目前的航海技术来看,大明宝船虽然有着一定优势,但相比西方各国这百余年来的航海发展,西方的大帆船无论从速度和远洋实用性来看都已超过了宝船,区别只是装载和平稳性略有不如罢了。

  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时间,也需要大量的金钱和人力投入,此外技术的恢复更是重要。朱慎锥准备借同瑞典、波兰两国的外交开展作为开端,通过这种交流和互派使者形成联系,此外还能从对方手中获取欧罗巴目前先进的造船技术,用来恢复大明的造船能力。

  想到这,朱慎锥开口询问阿道夫,问他瑞典王国和波兰王国是否有这样的造船技术,是否可以提供给大明使用并从欧罗巴招纳合适的工匠来大明。

  对于这个问题,阿道夫思索后做了回答,他告诉朱慎锥目前欧罗巴最好的造船业在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这四个国家,毕竟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这三国号称最先进入大航海时代的国家,尤其是西班牙无敌舰队当年威名赫赫,是欧罗巴最强的海上霸主,虽然在1588年,也就是万历十六年爆发的格瑞福兰海战中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人击败,可西班牙在海上的力量依旧十分强大,哪怕英国人后来居上,却也无法彻底取代西班牙海洋霸主的地位。

  至于葡萄牙虽然国小,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航海技术极其发达,这点从葡萄牙曾经占据麻六甲和现在依旧拥有澳门和长崎航线就能看出,葡萄牙在海上的力量也是不弱。

  而荷兰就不用说了,现在的荷兰号称海上马车夫,在世界海洋贸易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趁着目前欧罗巴还没结束的三十年战争机会,荷兰同西班牙、葡萄牙甚至英国争夺海外殖民地,四处出击,是现在最为强盛的海洋大国。

  相比这四个国家,波兰作为内陆国没有什么航海业,反而瑞典在航海技术上算是不错。毕竟瑞典拥有波罗的海的部分区域,为控制波罗的海瑞典有着实力还算不俗的海军,也有相应的造船技术。

  但瑞典的造船技术有着缺陷,主要原因是波罗的海只是内海,它根本无法和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这些大洋相比。受于限制,瑞典的造船业所造的海船在波罗的海和地中海地区航行、战斗没有问题,可要去风云莫测的大西洋和横渡洲际甚至抵达远东的航线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陛下,如您的大明需要,作为友好国家我可以代表瑞典王国为大明提供相应的造船技术,包括从欧罗巴聘请造船的工匠。但是瑞典王国的造船技术不如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这几国家,这也是为什么我从欧罗巴前来大明会先去里斯本,然后再搭乘葡萄牙的远洋海船前来大明的缘故,这点还请陛下能够理解。”

  阿道夫诚恳地回答了朱慎锥的问题,朱慎锥点头表示明白,同时询问阿道夫道:“那么假如大明要通过这些国家获得技术和工匠的话,作为您来看是否有没有这个可能呢?”

  “尊敬的陛下,虽然作为个人而言我很希望能帮您完成这个任务,可遗憾地告诉您这是绝对不可能的。”阿道夫坦然说道。

  “为什么?难道多花一些代价,比如高薪聘请都不行?”

  “当然不行!”阿道夫想也不想就摇头道:“造船技术在欧罗巴都是尖端的技术,尤其是这四个国家更拥有欧罗巴水平最高的造船业和造船人才。他们能够拥有现在海洋的地位,依靠的就是这些技术和人才。试问,哪个国王会愿意把这些技术外流?并允许相应的人才去其他国家的?而且他们的造船业只会承接本国的造船业务,绝对不会承接其他国家的造船需求,这关系到国家利益,就算付出再多的金钱,国王和贵族们也是不允许的。”

  “那么瑞典呢?您刚才说瑞典可以提供,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技术不如的原因?”朱慎锥不由得问道。

  阿道夫苦笑点点头:“虽然我不愿意承认,可事实就是这样。瑞典的造船技术在欧罗巴只是普通,我们拥有的造船技术和能力对于他们这些国家来说已落后了几十年了,所制造出来的船只根本无法和他们的战船相比,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限制。此外,我的家族中本就拥有两家造船厂,虽说这两家造船厂都是家族拥有而不是我个人,但作为女王陛下任命的外交使者,我觉得等我回到瑞典,带去您的友谊和外交许可后,女王陛下和伯爵阁下会因为外交善意同意这件事,所以您不必担忧瑞典王国对这件事的承诺。”

  “原来是这样……。”朱慎锥算是明白了阿道夫的意思,这就和后世的高科技武器禁运一模一样,没有一个国家会把最先进的武器卖给其他国家,甚至帮他国制造和输送相应的技术人才了。

  这些都有极强的限制,别小看了现在的欧罗巴各国,哪怕欧罗巴各国在各自政体上还不完善,可事关国家的兴亡大事,一旦发现这种情况,等同于叛国。

  想到这,朱慎锥也直接打消了询问阿道夫是否可以私下收买这些国家的造船技术人员,让其来到大明为大明服务的念头。这样做的风险太大,成功率也是微乎其微,更是得不偿失。

  既然瑞典这边可以提供部分技术,也能派工匠来大明,有总比没有的好。而且在朱慎锥来看大明的工匠同样能人辈出,哪怕以前宝船的技术图纸已经没了,但中国人向来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群体之一,有了一定的西方造船技术,再加目前大明现有的技术,说不定也能通过东西方的结合设计制造出符合大明需求的远洋战船来,这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