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世界首富”这个头衔,萧宇跟对方达成了某种奇怪的共识,因为一个本就不想要,另一个要竭力想保。

  老镁想竭力保住“世界首富”这个头衔在他们白人的手里,留在资本注义世界,而萧宇的信仰和他所处的立场,使得他也天然的排斥这个头衔。

  简而言之,老镁要这个头衔对他们很重要,萧宇不要这个头衔对他也很重要。

  对于老镁通过其主导的金融定价权优势对中航临飞公司进行估值打压,萧宇也乐见其成,所以并没有对此进行一些反制手段。

  因为估值是虚的,不会对中航临飞公司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老镁说中航临飞就值1500亿美元就真值这个价?难道他们说值15亿美元就真值这个价?显然不可能。

  国内资本市场都十分期待中航临飞登陆A股市场,不过这公司大概率是不会上市,一方面萧宇本来就没有这个打算,上市了大概率他又要成为明面上的世界首富,另一方面A股管理层大概率也不会给中航临飞上市过会。

  开玩笑,村里头现在都很后悔当初让灵镜科技上市了,已经被搞的里外不是。

  现在的灵镜科技成为了A股市场的一个“奇葩”,明明是大A市值第一股,却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因为票迄今为止依然没有被纳入沪深300指数、深证1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成分股。

  这不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嘛,因为灵镜科技一旦被纳入指数,那今后大盘的涨跌就完全被这家公司左右,而且一旦涨起来指数压都压不住,跌起来也是拉都拉不住。

  但村里头更怕上涨,因为村里头是希望大盘永远在3000点,嗯,不涨就没有风险,灵镜科技要是被纳入指数,到时候指数哐哐暴涨,这不就涨出风险了嘛,那怎么能行呢。

  而且一个灵镜科技对整个市场的资金虹吸效应就差点要了大A半条命,当初日内轰出近7000亿成交额的那天,几乎把整个市场的流动性都给抽干了,灵镜科技一家公司暴涨了七八倍,导致全市场几千只个股暴跌,引发大面积的个股跌停潮。

  再来一个同等量级的,那指定得把大A另外半条命也给要了不可,两个究极巨无霸一起虹吸,那画面村长都不敢想,其它个股根本没有活路可言。

  由此可见,就算萧宇想让中航临飞上市,村里头都不可能给过会,上不了一点。

  村里头都想让灵镜科技退市呢,怎么可能再放一个同等量级的巨兽进来?

  ……

  接下来的日子,彼得·维塔斯的风头一日胜过一日,在上市首日套现50亿美元的事情还被一些人质疑的时候,他突然宣布了一系列的重大慈善举措。

  萧宇控制着替身彼得·维塔斯宣布要拿出20亿美元来做人道主义援助,并且承诺还会让Cyera-AI公司也投身于慈善事业。

  欧镁圈子的媒体立刻就送上一堆的溢美之词,轻轻松松的就摆平了他在上市首日套现50亿美元的负面舆情,而且被媒体描述成了一个伟大的慈善家。

  公司的股价在1.6万亿美元稳住了,并且在余地一度摸到了1.7万亿美元的高度。

  不过短期内,Cyera-AI公司的股价进一步上涨有点吃力了,因为几大资本集团没打算进一步顶到两万亿美元大关,毕竟越往后所用到的资金量就越大,泡沫吹的这么大,要说他们心里一点都不慌也是不可能的。

  已经把彼得·维塔斯推到了世界首富之位,这个核心目的达成了,自然不会继续掏钱往上顶。

  而萧宇也成功达到了自己的一大核心目的,终于可以让替身进行大规模的粮食物资采购。

  在接下来的日子,萧宇便通过控制替身彼得·维塔斯执行超过1000万吨的粮食物资采购计划,自然是打着慈善与人道主义救助的旗号来做这个事情。

  之前就已经跟那几个资本集团说过,搞这个事情是为了包装自己,并且得到了几大资本集团的认可。

  如此一来,萧宇便也能够顺利兑现每年给赤潮提供200万吨粮食物资的承诺。

  这么大规模的粮食采购,不是短时间就能搞定,完成了计划的布置,萧宇也转移重心到灵镜科技身上。

  ……

  时间来到下半年的7月份。

  灵镜科技总部,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部门。

  “我们这个部门正在搞的研发项目足以改变医疗行业,挑战巨大,不容有失。”萧宇跟一众项目开发人员在一间会议室里,他环视众人说道:“隔壁的生物工程部门进度很不错,单体器官克隆技术未来可期。”

  众人听到这话非常惊讶,听**OSS这话说的,似乎有了很喜人的进展。

  萧宇有条不紊地道:“我们的目标是让绝大多数人都能够负担得起单器官克隆技术的移植手术,可以预见,未来做移植手术的病患者会因此呈几何级数暴增,到时候外科手术医生是绝对不够用的,而培养一个优秀的外科手术医生动辄十年以上。”

  “所以才有了我们这个项目的应运而生,通过智能医疗手术台来取代外科手术医生,满足在将来会供不应求的移植手术需求,所以我们这一块不能掉链子。”

  萧宇第一次说出这话,不过很多参与该研究项目的开发人员其实已经隐约猜到了公司的布局。

  这也不难分析,隔壁部门在搞单器官克隆技术,而且萧宇之前在接受采访时就说过要把价格打下来,作为内部人士那就更不难猜测了。

  智能医疗手术台项目和单器官克隆项目,两者肯定是高度关联的,搞不到智能医疗手术台,手术费用就降不下来,萧宇在接受采访时的承诺就无法兑现。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萧宇带领这个团队开始搞技术攻克,他有蓝星世界的“参考答案”,但也不能直接拿出来,而是要制造一些灵光一现的场景,在微妙中把正确的思路灌输给研发团队。

  当然,也会要求团队成员扎进资料的海洋,反复研究前沿学术论文,分析过往的手术案例,从中找到创新灵感,而萧宇会在这个过程中把真正的“答案”灌输给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