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明帝最终还是带着他的绝望与不甘闭了眼。
经过这七天对他的折磨,谢仪也早就疲惫不堪。
当她看见那双浑浊眸子彻底闭上的时候,眼前也差点一黑。
幸亏身边有双大臂将她揽入怀中,崔简之轻轻**过谢仪的发丝,低声轻哄:“别怕,我在。”
闻言,谢仪鼻间微酸。
她抬眸,亲手割掉自己裙摆上沾染了景明帝鲜血的部分。
她觉着脏。
在摇头时,谢仪已经恢复了满眼的坚定:“我不怕,一点都不。”
“因为我知道,在处置景明帝的时候……不仅有你在身旁时刻陪着我,娘娘和容筱他们也都在呢。”
“能亲眼看到景明帝得此报应,我想她们的心里头应当也是痛快的?”
谢仪分明是在笑着,可在笑的同时,眼泪却还是不由自主地从眼眶中涌出。
崔简之紧张着她的情绪,一双大掌加重力道:“是。”
“她们一定高兴,不仅高兴,还会为你感到骄傲。”
闻言,谢仪低垂眸子时的酸涩更重。
那又有什么用呢?
她原本以为,在大仇真正得报的这一日,她一定会去到水晶棺前与崔贵妃痛饮三大浮。
她喝一半,为娘娘浇上一半。
可眼下,谢仪却好似失去了这份力气。
一路走来,她回眸时才惊觉:“我身边所熟悉的人似乎好像大多都已经不在了。”
“所谓死者的在天有灵,其实也不过我的一场妄谈。”
谢仪自嘲地翘了翘唇角。
她所在意的,都去了地府门前报道。
闻言,崔简之的额角突突直跳。
他将谢仪的难过尽收眼底,同时也在害怕着她会要升起什么不好的念头,连呼吸都在急促:“我会一直陪着你。”
“姑姑,你的身边从来都不是空无一人。”
“阿妗和顾将军都将你当作挚交,还有姑母他们……或许你无法在与她们道上几句言语闲话,可她们却一直都活在你的心中不是吗?”
谢仪泪眼模糊时,看清了崔简之分外认真的眉宇。
他是真的将她的每一次情绪反扑都当做了天大的事情对待,从来没有过丝毫的轻慢与不在意:“而且未来孩儿降世,我们一家三口还要去看这世间大好河山的。”
“你这一手医术,将来可要教给我的女儿。”
崔简之急匆匆的模样终于让谢仪噗嗤一笑。
景明帝咽气的时候,心头没能落下的那块大石头终于在此刻落定了。
她拍了崔简之一掌:“想什么呢?莫非你觉得我会是那种想不开的人?”
崔简之赶紧摇头。
若是放在平日的谢仪当然不会。
她如野草般坚韧,即便是在再艰难的环境中也能够为自己厮杀出一条血路。
可那是因为当时谢仪的心中有让她活下去的信念。
无论是为崔贵妃报仇还是为兄长报仇,都是她为自己压下的重担,也是她努力下去的动力。
现在动力消顷,又有孕期情绪不稳的因素作祟……
不会崔简之就算私底下心里头再担心,也不敢将话放在谢仪面前说就是了。
“走吧。”
崔简之思绪浮转时,耳边突然响起了谢仪一声清脆。
他微微诧异:“不去里头拜祭姑母吗?”
“不去了。”
谢仪摇头:“娘娘从来不喜欢这些俗礼。”
“何况你又如何知道,她眼下是在阎王地府,还是终于已经回到了她心心念念的那方世界?”
过多的拜祭只会让还在世的人心中徒添悲缅。
谢仪觉得崔简之方才有句话说得是对的。
她该让那些从前已逝的亲近之人永远都活在她的心中,就好似他们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一样。
回到京都后,谢仪调整了几日,才终于入宫。
她坐在马车上,看着街道来往百姓与平素没有丝毫改变的生活,甚至脸上还多了几分笑意时,心里头最后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了:“看来我们做了正确的选择。”
“可不是吗?”崔简之先前因齐王想要交出谢仪,而一直耿耿于怀的心结而今也放下了不少。
“齐王虽还没正式承继大宝,但却已连下三封诏书……将来百姓赋税收入减半,重农的同时也不贬商。”
“这样一来,不出三年各地百姓的兜里都能够赋有银钱。”
从前景明帝的富贵乡生活,几乎全靠得是从百姓身上压榨而来!
而今,齐王上任率先改革,并且以身作则地舍了许多奢靡规制。
首先说得第一条,就是他一定会让治下百姓全都吃得起热气腾腾的大香米!
有齐王这样的决心,即便是在一路北伐战役之后……各地也没有大乱起来的迹象。
时至此刻,崔简之当然知道谢仪当初所说的确实没错:“齐王有时或许太好名声贤良,可这一点在他坐稳皇位后,也能够成为他的优点。”
“人无完人,但我相信齐王一定能够是个很好的帝王。”
在这一点上,谢仪和崔简之的答案完全一致。
只是这回再入宫,见得就不是那个儒雅王爷,而是真正的帝王。
就连崔简之都刻意收敛几分锋芒,没再叫出那声师父。
他们动作一致:“见过陛下。”
“这声陛下叫得太早。”齐王抬了抬手,可眉宇中的欢欣却骗不了人。
为了洗脱谋逆的标签,他这些日子以来甚至连心心念念的龙椅都没坐,而是在旁支了张书桌办案。
能克制到这一步,齐王心性就远超大多数人:“谢姑姑,本王交给你办的那件事情可妥当了?”
“东西带来了吗?”
闻言,谢仪恭敬奉上:“这是先帝亲手所写的禅位书,请齐王过目。”
她说出谎来不眨眼睛。
齐王看破不说破。
毕竟这东西是真是假对于他来说其实从来都不重要,他所需要的只不过是能够更好地打上这个幌子。
从始至终,齐王或者说景齐帝都没有看过文墨书宝一眼,含笑的眼睛始终落在底下二人的身上:“你们做事,本王素来是放心的。”
“不过这些年来到处天灾不断,本王已经决意……有那继位大典的银钱省下来用来去修整江南要好得多。”
经过这七天对他的折磨,谢仪也早就疲惫不堪。
当她看见那双浑浊眸子彻底闭上的时候,眼前也差点一黑。
幸亏身边有双大臂将她揽入怀中,崔简之轻轻**过谢仪的发丝,低声轻哄:“别怕,我在。”
闻言,谢仪鼻间微酸。
她抬眸,亲手割掉自己裙摆上沾染了景明帝鲜血的部分。
她觉着脏。
在摇头时,谢仪已经恢复了满眼的坚定:“我不怕,一点都不。”
“因为我知道,在处置景明帝的时候……不仅有你在身旁时刻陪着我,娘娘和容筱他们也都在呢。”
“能亲眼看到景明帝得此报应,我想她们的心里头应当也是痛快的?”
谢仪分明是在笑着,可在笑的同时,眼泪却还是不由自主地从眼眶中涌出。
崔简之紧张着她的情绪,一双大掌加重力道:“是。”
“她们一定高兴,不仅高兴,还会为你感到骄傲。”
闻言,谢仪低垂眸子时的酸涩更重。
那又有什么用呢?
她原本以为,在大仇真正得报的这一日,她一定会去到水晶棺前与崔贵妃痛饮三大浮。
她喝一半,为娘娘浇上一半。
可眼下,谢仪却好似失去了这份力气。
一路走来,她回眸时才惊觉:“我身边所熟悉的人似乎好像大多都已经不在了。”
“所谓死者的在天有灵,其实也不过我的一场妄谈。”
谢仪自嘲地翘了翘唇角。
她所在意的,都去了地府门前报道。
闻言,崔简之的额角突突直跳。
他将谢仪的难过尽收眼底,同时也在害怕着她会要升起什么不好的念头,连呼吸都在急促:“我会一直陪着你。”
“姑姑,你的身边从来都不是空无一人。”
“阿妗和顾将军都将你当作挚交,还有姑母他们……或许你无法在与她们道上几句言语闲话,可她们却一直都活在你的心中不是吗?”
谢仪泪眼模糊时,看清了崔简之分外认真的眉宇。
他是真的将她的每一次情绪反扑都当做了天大的事情对待,从来没有过丝毫的轻慢与不在意:“而且未来孩儿降世,我们一家三口还要去看这世间大好河山的。”
“你这一手医术,将来可要教给我的女儿。”
崔简之急匆匆的模样终于让谢仪噗嗤一笑。
景明帝咽气的时候,心头没能落下的那块大石头终于在此刻落定了。
她拍了崔简之一掌:“想什么呢?莫非你觉得我会是那种想不开的人?”
崔简之赶紧摇头。
若是放在平日的谢仪当然不会。
她如野草般坚韧,即便是在再艰难的环境中也能够为自己厮杀出一条血路。
可那是因为当时谢仪的心中有让她活下去的信念。
无论是为崔贵妃报仇还是为兄长报仇,都是她为自己压下的重担,也是她努力下去的动力。
现在动力消顷,又有孕期情绪不稳的因素作祟……
不会崔简之就算私底下心里头再担心,也不敢将话放在谢仪面前说就是了。
“走吧。”
崔简之思绪浮转时,耳边突然响起了谢仪一声清脆。
他微微诧异:“不去里头拜祭姑母吗?”
“不去了。”
谢仪摇头:“娘娘从来不喜欢这些俗礼。”
“何况你又如何知道,她眼下是在阎王地府,还是终于已经回到了她心心念念的那方世界?”
过多的拜祭只会让还在世的人心中徒添悲缅。
谢仪觉得崔简之方才有句话说得是对的。
她该让那些从前已逝的亲近之人永远都活在她的心中,就好似他们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一样。
回到京都后,谢仪调整了几日,才终于入宫。
她坐在马车上,看着街道来往百姓与平素没有丝毫改变的生活,甚至脸上还多了几分笑意时,心里头最后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了:“看来我们做了正确的选择。”
“可不是吗?”崔简之先前因齐王想要交出谢仪,而一直耿耿于怀的心结而今也放下了不少。
“齐王虽还没正式承继大宝,但却已连下三封诏书……将来百姓赋税收入减半,重农的同时也不贬商。”
“这样一来,不出三年各地百姓的兜里都能够赋有银钱。”
从前景明帝的富贵乡生活,几乎全靠得是从百姓身上压榨而来!
而今,齐王上任率先改革,并且以身作则地舍了许多奢靡规制。
首先说得第一条,就是他一定会让治下百姓全都吃得起热气腾腾的大香米!
有齐王这样的决心,即便是在一路北伐战役之后……各地也没有大乱起来的迹象。
时至此刻,崔简之当然知道谢仪当初所说的确实没错:“齐王有时或许太好名声贤良,可这一点在他坐稳皇位后,也能够成为他的优点。”
“人无完人,但我相信齐王一定能够是个很好的帝王。”
在这一点上,谢仪和崔简之的答案完全一致。
只是这回再入宫,见得就不是那个儒雅王爷,而是真正的帝王。
就连崔简之都刻意收敛几分锋芒,没再叫出那声师父。
他们动作一致:“见过陛下。”
“这声陛下叫得太早。”齐王抬了抬手,可眉宇中的欢欣却骗不了人。
为了洗脱谋逆的标签,他这些日子以来甚至连心心念念的龙椅都没坐,而是在旁支了张书桌办案。
能克制到这一步,齐王心性就远超大多数人:“谢姑姑,本王交给你办的那件事情可妥当了?”
“东西带来了吗?”
闻言,谢仪恭敬奉上:“这是先帝亲手所写的禅位书,请齐王过目。”
她说出谎来不眨眼睛。
齐王看破不说破。
毕竟这东西是真是假对于他来说其实从来都不重要,他所需要的只不过是能够更好地打上这个幌子。
从始至终,齐王或者说景齐帝都没有看过文墨书宝一眼,含笑的眼睛始终落在底下二人的身上:“你们做事,本王素来是放心的。”
“不过这些年来到处天灾不断,本王已经决意……有那继位大典的银钱省下来用来去修整江南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