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了丹砂继续吃饭之后,高见说出了带丹砂去看左家的坟。
丹砂当然是跟上了。
两人于是结了账,当然是丹砂付的钱,还把东西打包了,因为她没吃饱,准备带去左家的坟头上吃。
显然,她还没理解高见所说的‘左家的坟头’到底是什么意思。
两人现在走在内城的路上。
这一路,时常有人看向高见。
显然,高见此刻是内城的焦点人物,大家都会注意他,只不过没有人上前打扰,大家都在猜测,高见身后的那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到底是什么人物。
沧州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号人,看对方的身躯,应该是鳞虫之属化作人形的,莫非是和高见背后那条真龙有关系?
丹砂的出现,又引起了一些小小的波澜。
只不过,高见和丹砂本人,都没有怎么在乎这些事情而已。
在路上,丹砂还是不断问道:“为什么说我这么吃,会把左家吃复活?”
“没什么,就是说笑而已。”高见摇了摇头:“左家不会复活,只是这种生活方式,会催生出类似左家一样的东西啊。”
“噢,你是说奢靡的生活,嗯……也没有很奢靡吧,这都是必须的啊。”丹砂明白了高见的意思,却说道:“我不这么做的话,会出事吧?”
“出事?”高见有些讶异:“你得了什么不吃好东西就会死的病吗?”
“不啊,就是不搞点事情的话,会老的,变的和我叔叔一样。”丹砂蹦蹦跳跳的跟着高见,如此说道。
这话一说,高见恍然。
很显然,丹砂已经明白的告诉了高见,这也是长生者的一种困扰。
长生,起码是丹砂的长生,很容易无趣。
生活中引入一些插曲或变换一番新花样,是维持生命力,使长生者对时间保持清新感以及使他们对时间不会感到漫长,厌烦或枯燥无味的唯一方式。
新环境能够让生活有一种新的感受。
换环境,旅游,周末去游乐园,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调换环境和生活中加入某些插曲就有消除疲劳的作用,当然,生活的插曲终了时,对时间的清新感也就随之消逝。
住到一个新的地方,头几天有一种清新之感,也就是说使人精神百倍。
接着,随着你“习惯于”这个地方,似乎渐渐觉察日子紧缩起来——
谁依恋着生命——或者说得确切些,谁对生命依依不舍,谁就会恐惧地觉察到,日子的步子跨得越来越轻盈,无声无息地开始溜走,而最后的几星期,飞逝的速度简直快得令人忍不住害怕。
小时候,人人都觉得时间过的好慢,因为年轻的人总觉得一切都有新鲜感,整个世界都是崭新的。
到了成年之后,一开始工作起来,恍惚之间,一年便过去了,明明什么也没做,下一个新年就来临了。
年老的时候,好像十年时间便是弹指一挥,人生马上就要步入终点。
像是高见和左家的争斗一样,对于左家这种东西来说,半年时间,其实根本就不足以让他们做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反应和理解,百足之虫是很厉害,可带来的整体僵化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修行者必然会需要面对长久的时间。
设想一下,当你在家族之中,作为底层努力工作,服从头上的强者,你修行了很久,有了高超的修为,有了强大的力量,你必然会成为家族之中地位崇高的那一部分。
而新鲜血液,也就是曾经的自己,那些年轻人,依然会作为底层继续工作,他们不具备决策权。
换而言之,整个家族,做决策的人,始终都将是那一批饱受时间摧残的人,但偏偏也只有他们可以做决策。
同理,对于丹砂来说,她估计也面对着相同的处境。
如果不通过这种方式的话,具备漫长生命的长生者们,也很容易出现这种整体僵化的状态吧。
所以……他们需要,刺激自己?
“如果说刺激自己是必须的话,那么对长生者而言,奢靡的享受算是一种必需品?”高见对丹砂问道。
“嗯……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吧?不过也没花很多吧,都算是正常范围内的啊。”丹砂歪了歪头,如此说道。
高见点了点头,表情有些严肃。
丹砂的说辞,让他意识到了自己之前从未想过的一些事情。
奢靡的享受,对长生者们来说,是一种‘必需品’?
这并非是单纯的享受,而是为了唤醒他们对时间的认知,稳定他们的精神状态?
想到这里,高见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
“丹砂。”他站定在原地,看向身后的少女。
“啊?”丹砂也停下了脚步,疑惑的看着高见。
“不一定非得是奢靡的事情吧,维持自己的心智健康,靠别的事情也可以吧?”高见问道。
“别的事情?什么?”丹砂不太理解。
“比如说,我带你去看左家的坟头,这也算是新鲜事吧?”高见举例。
“那肯定算啊。”丹砂点头。
“噢,那我明白了,我们走快点,跟我来。”高见也跟着点头。
既然如此的话,那高见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
丹砂,或许能成为他的助力,而且并非是忽悠,而是通过一种双方都认可的交换。
虽然也会用点小手段就是了。
高见加快了脚步。
丹砂轻而易举的就跟上了。
很快,他们就穿过了那座大桥,回到了外城。
刚刚到外城,就可以看见,一艘艘满载各种货物、粮食的小船,自白山江的那些支流驶来,驶入沧州外城。
沧州外城毕竟有千万人在这里生活,光靠周围的农庄是不可能供养如此庞大的城市体的,所以整个沧州,每天都会有源源不断的物资通过水路运输过来。
这像输血一样,将枣橘漆麻,姜桂椒实,丝帛布缕,米麦杂粮,所有的东西,源源不断的送来,可以说无所不有,不可计数。
高见站在河边,虽然河水腥臭乌黑,但其实味道已经好了许多,因为里面没有尸体了,在过去这几天,纤夫帮以雷霆手段,控制了所有的河道运行,再加上高见在外城的绝对暴力压制,所以现在的沧州外城,虽然还是有很多生活污水排入其中,有很多工坊的脏水毒水倒进河里,但没有那么多浮尸了。
至于这些脏水毒水,生活污水,这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处理的事情,如果现在禁止这些水的排放,反而会造成大量的人员生活无着,因此高见没有动这个。
先慢慢普及功法,积蓄足够的修行者,以后这些自然就有足够的力量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了。
高见走在外城的河道边上,回头看了一眼丹砂。
而丹砂并没有露出那种厌恶的表情,甚至相反,她甚至有些兴致勃勃的看着周围行走的那些人。
此刻还是早晨,这时候在在外面走的是收尸人。
曾经,这个职业大批的在沧州外城出现,把人们丢在街上的尸体拿去作为血食的祭品,以此来换点吃的。
就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人让街道保持相对的清洁,不过他们基本上都是很穷的,只有没有活路的人才会去做这种事,因为这样接触尸体,实际上等同于找死,过量的阴气,招致的恶鬼,都让收尸人的平均寿命很短,有退路的人很少会有做这个的。
大部分收尸人,唯一拥有的就是身上的衣服,他们的全部家当都带在身边,他们一天一天的活着,一天天的死去。
而现在,血祭已经消失,收尸人这个职业自然也会消失。
但是……实际上却并没有消失,有一小部分收尸人还在和原来一样活。
力工帮和纤夫帮,已经在尽力给这些人提供新住处,新活路了,但总有那么一批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去干那种‘不熟悉’的活的,他们宁可按照自己原本的方式生活,也不愿意去拼一拼。
那么,就只能等这帮人自然消亡了,没有办法的事情。
现在丹砂所看见的,就是还在挣扎,不愿意放弃的那帮收尸人。
“他们在做什么?”丹砂看着一个人拖着一个小车走过去。
“他们在等死。”高见说道。
“嗯……这也是左家坟头的一部分?”丹砂眨了眨眼睛。
显然,丹砂是个聪明龙,她虽然有些天真,单纯,有些时候心思直来直去,可高见的那些话并没有什么掩饰的地方,所以她很轻松的就认知到了
“是一种表现吧,这些人会逐渐消失,当这些人全部消失的时候,就是左家对沧州的影响彻底消散的时候。”
“喔……”丹砂点了点头。
她将目光抽离出来,继续注视着那些河流。
整个沧州城的生命线就是白山江,每年从这条河运来粮食物产,百色百物,不可胜计,整个城市使用的粮食和各种物资,全都要依靠船只运输。
而船只运输的末端,就是力工们。
可以看见那些停留在岸边的小货船,这些小船有的是从大船上下来的,有的则是城市居民们自带的,他们靠着运输吃饭,力工们正从船上往岸上背粮袋子,在另一端的另外一艘货船上,几个役夫也正在船上往下扛货物。
这时繁忙的水路运输已经开始了,这里只不过是一个缩影,正是从这里,整个沧州外城那活跃的场景才逐渐展现出来。
站在丹砂现在所处的位置,往下面河道一望,就会看得无比清楚,许多个码头,许多种船只,船板交错,重重迭迭,船上居室、货舱齐备,很多人一辈子就住在船上,就靠这个吃饭和做活。
可以看见安歇划橹的船工,前倾后仰,抬头低首,各具神态,齐心合力,用劲搏浪,脸带各种不同的表情,让人感受到一种勃勃的力量。
丹砂和高见行走在其中,然后,早就有人来打招呼。
“东家!”
“高校尉!”
“见过大人!”
“恩公啊,是我啊!”
除了人之外,时不时,还可以看见河中冒出一个水神,路口冒出来一个土地,对高见恭敬稽拜,口呼:“大老爷。”“高校尉”“高将军”之类的尊称。
“你还挺有人望的嘛。”丹砂有些惊讶的打量着高见。
“那是自然,不然我这些事情白做了?不过,丹砂,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新鲜事?”高见指着周围发生的一切,对丹砂问道。
丹砂环顾四周。
在此刻的沧州外城,最活跃的其实不是水里,而是岸上。
因为已经是早晨开始做工的时候了,所以,在每一街巷口处,都围聚着一群群形形**的人,他们中间有木竹匠人、杂作挑夫、砖瓦泥工、乳母浣衣诸如此类,许许多多没有固定工作的手艺人,都会在早上来做‘日结’。
这些匠人们聚集在一起,有的伸着颈子伫立,有的聚在一起打牌,吹牛,还有的来晚了,手里还捧着早餐,唏哩呼噜的准备赶紧吃完去找雇主。
大家都盼着来人呼唤,来雇佣,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力,之所以绝早出来出卖其劳力,就是因为在大城市里总有人需要他们的手艺,庞大的需求和供给,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人力市场。
有的是家里儿媳妇产不出奶,要找奶妈。
有的是家里房子漏了,要找木匠。
十几个力工,凑钱要找个浣衣帮自己等人洗衣服。
有几个匠人的衣服破了,需要裁缝来帮忙补好。
家里的锅被砸了,一个妇人急着找补锅匠。
形形**的人,都在这些街口汇聚着,有的要找,有的要卖,有的既需要自己找,也正在寻求工作。
自四更就响起的油饼店,汤饼店,节奏不断的敲着周免,远近相闻,味道不断传递出去。
劳作奔忙的市民,使城市喧闹沸腾了起来。
有木匠、银匠、铁匠、桶匠、陶匠、画匠。
箍缚盘甑的,织席贩履的,弄蛇货药的,卖香磨镜的,制通草花的、锅饼饵蓼的,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千差万别、填塞街市。
丹砂盯着这一切,突然扭头看向高见,面带惊异:“这就是你的打算?”
没错,丹砂,好像理解了高见的意思了。
但她撇了撇嘴。
丹砂当然是跟上了。
两人于是结了账,当然是丹砂付的钱,还把东西打包了,因为她没吃饱,准备带去左家的坟头上吃。
显然,她还没理解高见所说的‘左家的坟头’到底是什么意思。
两人现在走在内城的路上。
这一路,时常有人看向高见。
显然,高见此刻是内城的焦点人物,大家都会注意他,只不过没有人上前打扰,大家都在猜测,高见身后的那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到底是什么人物。
沧州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号人,看对方的身躯,应该是鳞虫之属化作人形的,莫非是和高见背后那条真龙有关系?
丹砂的出现,又引起了一些小小的波澜。
只不过,高见和丹砂本人,都没有怎么在乎这些事情而已。
在路上,丹砂还是不断问道:“为什么说我这么吃,会把左家吃复活?”
“没什么,就是说笑而已。”高见摇了摇头:“左家不会复活,只是这种生活方式,会催生出类似左家一样的东西啊。”
“噢,你是说奢靡的生活,嗯……也没有很奢靡吧,这都是必须的啊。”丹砂明白了高见的意思,却说道:“我不这么做的话,会出事吧?”
“出事?”高见有些讶异:“你得了什么不吃好东西就会死的病吗?”
“不啊,就是不搞点事情的话,会老的,变的和我叔叔一样。”丹砂蹦蹦跳跳的跟着高见,如此说道。
这话一说,高见恍然。
很显然,丹砂已经明白的告诉了高见,这也是长生者的一种困扰。
长生,起码是丹砂的长生,很容易无趣。
生活中引入一些插曲或变换一番新花样,是维持生命力,使长生者对时间保持清新感以及使他们对时间不会感到漫长,厌烦或枯燥无味的唯一方式。
新环境能够让生活有一种新的感受。
换环境,旅游,周末去游乐园,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调换环境和生活中加入某些插曲就有消除疲劳的作用,当然,生活的插曲终了时,对时间的清新感也就随之消逝。
住到一个新的地方,头几天有一种清新之感,也就是说使人精神百倍。
接着,随着你“习惯于”这个地方,似乎渐渐觉察日子紧缩起来——
谁依恋着生命——或者说得确切些,谁对生命依依不舍,谁就会恐惧地觉察到,日子的步子跨得越来越轻盈,无声无息地开始溜走,而最后的几星期,飞逝的速度简直快得令人忍不住害怕。
小时候,人人都觉得时间过的好慢,因为年轻的人总觉得一切都有新鲜感,整个世界都是崭新的。
到了成年之后,一开始工作起来,恍惚之间,一年便过去了,明明什么也没做,下一个新年就来临了。
年老的时候,好像十年时间便是弹指一挥,人生马上就要步入终点。
像是高见和左家的争斗一样,对于左家这种东西来说,半年时间,其实根本就不足以让他们做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反应和理解,百足之虫是很厉害,可带来的整体僵化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修行者必然会需要面对长久的时间。
设想一下,当你在家族之中,作为底层努力工作,服从头上的强者,你修行了很久,有了高超的修为,有了强大的力量,你必然会成为家族之中地位崇高的那一部分。
而新鲜血液,也就是曾经的自己,那些年轻人,依然会作为底层继续工作,他们不具备决策权。
换而言之,整个家族,做决策的人,始终都将是那一批饱受时间摧残的人,但偏偏也只有他们可以做决策。
同理,对于丹砂来说,她估计也面对着相同的处境。
如果不通过这种方式的话,具备漫长生命的长生者们,也很容易出现这种整体僵化的状态吧。
所以……他们需要,刺激自己?
“如果说刺激自己是必须的话,那么对长生者而言,奢靡的享受算是一种必需品?”高见对丹砂问道。
“嗯……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吧?不过也没花很多吧,都算是正常范围内的啊。”丹砂歪了歪头,如此说道。
高见点了点头,表情有些严肃。
丹砂的说辞,让他意识到了自己之前从未想过的一些事情。
奢靡的享受,对长生者们来说,是一种‘必需品’?
这并非是单纯的享受,而是为了唤醒他们对时间的认知,稳定他们的精神状态?
想到这里,高见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
“丹砂。”他站定在原地,看向身后的少女。
“啊?”丹砂也停下了脚步,疑惑的看着高见。
“不一定非得是奢靡的事情吧,维持自己的心智健康,靠别的事情也可以吧?”高见问道。
“别的事情?什么?”丹砂不太理解。
“比如说,我带你去看左家的坟头,这也算是新鲜事吧?”高见举例。
“那肯定算啊。”丹砂点头。
“噢,那我明白了,我们走快点,跟我来。”高见也跟着点头。
既然如此的话,那高见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
丹砂,或许能成为他的助力,而且并非是忽悠,而是通过一种双方都认可的交换。
虽然也会用点小手段就是了。
高见加快了脚步。
丹砂轻而易举的就跟上了。
很快,他们就穿过了那座大桥,回到了外城。
刚刚到外城,就可以看见,一艘艘满载各种货物、粮食的小船,自白山江的那些支流驶来,驶入沧州外城。
沧州外城毕竟有千万人在这里生活,光靠周围的农庄是不可能供养如此庞大的城市体的,所以整个沧州,每天都会有源源不断的物资通过水路运输过来。
这像输血一样,将枣橘漆麻,姜桂椒实,丝帛布缕,米麦杂粮,所有的东西,源源不断的送来,可以说无所不有,不可计数。
高见站在河边,虽然河水腥臭乌黑,但其实味道已经好了许多,因为里面没有尸体了,在过去这几天,纤夫帮以雷霆手段,控制了所有的河道运行,再加上高见在外城的绝对暴力压制,所以现在的沧州外城,虽然还是有很多生活污水排入其中,有很多工坊的脏水毒水倒进河里,但没有那么多浮尸了。
至于这些脏水毒水,生活污水,这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处理的事情,如果现在禁止这些水的排放,反而会造成大量的人员生活无着,因此高见没有动这个。
先慢慢普及功法,积蓄足够的修行者,以后这些自然就有足够的力量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了。
高见走在外城的河道边上,回头看了一眼丹砂。
而丹砂并没有露出那种厌恶的表情,甚至相反,她甚至有些兴致勃勃的看着周围行走的那些人。
此刻还是早晨,这时候在在外面走的是收尸人。
曾经,这个职业大批的在沧州外城出现,把人们丢在街上的尸体拿去作为血食的祭品,以此来换点吃的。
就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人让街道保持相对的清洁,不过他们基本上都是很穷的,只有没有活路的人才会去做这种事,因为这样接触尸体,实际上等同于找死,过量的阴气,招致的恶鬼,都让收尸人的平均寿命很短,有退路的人很少会有做这个的。
大部分收尸人,唯一拥有的就是身上的衣服,他们的全部家当都带在身边,他们一天一天的活着,一天天的死去。
而现在,血祭已经消失,收尸人这个职业自然也会消失。
但是……实际上却并没有消失,有一小部分收尸人还在和原来一样活。
力工帮和纤夫帮,已经在尽力给这些人提供新住处,新活路了,但总有那么一批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去干那种‘不熟悉’的活的,他们宁可按照自己原本的方式生活,也不愿意去拼一拼。
那么,就只能等这帮人自然消亡了,没有办法的事情。
现在丹砂所看见的,就是还在挣扎,不愿意放弃的那帮收尸人。
“他们在做什么?”丹砂看着一个人拖着一个小车走过去。
“他们在等死。”高见说道。
“嗯……这也是左家坟头的一部分?”丹砂眨了眨眼睛。
显然,丹砂是个聪明龙,她虽然有些天真,单纯,有些时候心思直来直去,可高见的那些话并没有什么掩饰的地方,所以她很轻松的就认知到了
“是一种表现吧,这些人会逐渐消失,当这些人全部消失的时候,就是左家对沧州的影响彻底消散的时候。”
“喔……”丹砂点了点头。
她将目光抽离出来,继续注视着那些河流。
整个沧州城的生命线就是白山江,每年从这条河运来粮食物产,百色百物,不可胜计,整个城市使用的粮食和各种物资,全都要依靠船只运输。
而船只运输的末端,就是力工们。
可以看见那些停留在岸边的小货船,这些小船有的是从大船上下来的,有的则是城市居民们自带的,他们靠着运输吃饭,力工们正从船上往岸上背粮袋子,在另一端的另外一艘货船上,几个役夫也正在船上往下扛货物。
这时繁忙的水路运输已经开始了,这里只不过是一个缩影,正是从这里,整个沧州外城那活跃的场景才逐渐展现出来。
站在丹砂现在所处的位置,往下面河道一望,就会看得无比清楚,许多个码头,许多种船只,船板交错,重重迭迭,船上居室、货舱齐备,很多人一辈子就住在船上,就靠这个吃饭和做活。
可以看见安歇划橹的船工,前倾后仰,抬头低首,各具神态,齐心合力,用劲搏浪,脸带各种不同的表情,让人感受到一种勃勃的力量。
丹砂和高见行走在其中,然后,早就有人来打招呼。
“东家!”
“高校尉!”
“见过大人!”
“恩公啊,是我啊!”
除了人之外,时不时,还可以看见河中冒出一个水神,路口冒出来一个土地,对高见恭敬稽拜,口呼:“大老爷。”“高校尉”“高将军”之类的尊称。
“你还挺有人望的嘛。”丹砂有些惊讶的打量着高见。
“那是自然,不然我这些事情白做了?不过,丹砂,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新鲜事?”高见指着周围发生的一切,对丹砂问道。
丹砂环顾四周。
在此刻的沧州外城,最活跃的其实不是水里,而是岸上。
因为已经是早晨开始做工的时候了,所以,在每一街巷口处,都围聚着一群群形形**的人,他们中间有木竹匠人、杂作挑夫、砖瓦泥工、乳母浣衣诸如此类,许许多多没有固定工作的手艺人,都会在早上来做‘日结’。
这些匠人们聚集在一起,有的伸着颈子伫立,有的聚在一起打牌,吹牛,还有的来晚了,手里还捧着早餐,唏哩呼噜的准备赶紧吃完去找雇主。
大家都盼着来人呼唤,来雇佣,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力,之所以绝早出来出卖其劳力,就是因为在大城市里总有人需要他们的手艺,庞大的需求和供给,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人力市场。
有的是家里儿媳妇产不出奶,要找奶妈。
有的是家里房子漏了,要找木匠。
十几个力工,凑钱要找个浣衣帮自己等人洗衣服。
有几个匠人的衣服破了,需要裁缝来帮忙补好。
家里的锅被砸了,一个妇人急着找补锅匠。
形形**的人,都在这些街口汇聚着,有的要找,有的要卖,有的既需要自己找,也正在寻求工作。
自四更就响起的油饼店,汤饼店,节奏不断的敲着周免,远近相闻,味道不断传递出去。
劳作奔忙的市民,使城市喧闹沸腾了起来。
有木匠、银匠、铁匠、桶匠、陶匠、画匠。
箍缚盘甑的,织席贩履的,弄蛇货药的,卖香磨镜的,制通草花的、锅饼饵蓼的,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千差万别、填塞街市。
丹砂盯着这一切,突然扭头看向高见,面带惊异:“这就是你的打算?”
没错,丹砂,好像理解了高见的意思了。
但她撇了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