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日不同的是,他今日竟然手提一柄寒光闪闪的佩剑,步伐沉稳而有力。

  他的目光如炬,扫视着跪倒一片的大臣们,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谁也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种死寂之中,只有偶尔传来的衣袍摩擦声和轻微的咳嗽声才能打破这种沉寂。

  大臣们参见陛下后,都规规矩矩地跪了下去,但是没有人喊他们起来。

  朱元璋仿佛故意要营造这种紧张的氛围,他提着剑在殿内走来走去。

  每一步都伴随着地板的轻微震动。

  不,或许,那是大臣们心中强烈的忐忑。

  朱元璋提剑走到胡惟庸身旁,沉默的氛围如同巨石般压在众人心头。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让胡惟庸不由自主地颤栗起来。

  胡惟庸心中一惊,暗自揣测:陛下这是想做什么?难道是要当朝问罪,还是要……

  太子朱标在一旁,目光紧随着父皇的动作,他分明看到了朱元璋眼中一闪而过的杀意,心中不禁泛起涟漪。

  难道父皇真的打算当朝亲自斩杀胡惟庸?

  这念头刚起,就被朱标自己否定了,父皇向来行事谨慎,断不会如此冲动。

  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竟然将手中的剑轻轻放回剑鞘,随后一把将胡惟庸拉了起来,握了握他的手,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

  “丞相啊,你气色似乎不太好啊?是没有休息好么?”

  这一举动,让满朝文武皆是一愣,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

  胡惟庸心中虽惊,但面上却迅速恢复了常态,他急忙躬身道:“臣近日确实有些操劳,但并无大碍,多谢陛下挂念。”

  言语间,胡惟庸的眼神闪烁不定,试图揣测朱元璋的真实意图。

  朱元璋拍了拍胡惟庸的肩膀,语气中带着几分神秘:

  “咱昨夜梦到太白金星跟咱说,这朝堂之上有奸佞存在,他说那奸臣心黑手辣,意图颠覆我大明江山。

  咱醒来后,心中甚是忧虑,便想着今日定要仔细瞧瞧,看看这奸臣到底是谁。

  咱想啊,若真是有这样的人,咱定要将他碎尸万段,以正朝纲!”

  说到此处,朱元璋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仿佛能穿透人心,直视那隐藏的奸臣。

  胡惟庸听着朱元璋的话,心中震惊不已.

  他偷偷瞥了一眼朱元璋手中的宝剑,那寒光仍让他心有余悸,连忙阿谀奉承道:

  “陛下乃是真龙天子,天命所归,那太白金星自然是站在陛下这边的。

  陛下乃是千古一帝,英明神武,任何奸臣在陛下面前都无所遁形。

  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铲除一切奸佞,以保我大明江山永固。”

  言罢,胡惟庸试图从朱元璋的表情中窥探出一丝端倪,看他究竟在想什么。

  朱元璋将目光转向江临,声音中带着几分威严:“你们都看到了么?今天咱把唐胜宗的儿子唐敬业给活剐了!

  你们可知道为何?”

  臣子们闻言,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唐敬业调戏公主,此乃大不敬之罪,陛下剐得好!”

  “是啊,这等恶徒,若不严惩,何以正朝纲?”

  “陛下英明,此举定能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哼,唐胜宗教子无方,如今落得如此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陛下此举,实乃大快人心!”

  “臣等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共筑大明盛世。”

  朱元璋点了点头:“昨天唐敬业那混账妄图调戏咱最喜欢的有容公主,还好江临在!要不然就要出大事!江临啊,你这次做得不错,咱记你一功。”

  江临:“这是臣分内之事!”

  朱元璋又说:“就是因为昨天抄家,咱发现了唐胜宗干了对不起咱的事情!”

  闻言,胡惟庸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他暗自揣测,难道陛下已经查到了我想谋反的事情?

  不可能!

  唐胜宗也算是个打过仗的硬骨头,他绝不可能招供的那么快!

  至于自己和唐胜宗的书信来往,唐胜宗再三保证阅后即焚了!

  不可能留下任何把柄。

  胡惟庸心中虽然惊慌,但面上却不动声色,他躬身道:“陛下,唐胜宗谋反之事,实属震惊朝野。

  但臣相信,陛下定能明察秋毫,找出真相,严惩奸臣。”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哼!这个唐胜宗已经交代了,他不仅意图谋反,还贪赃枉法,克扣军饷,欺压百姓,简直是罪大恶极!

  咱已经让人将他三族全部收押入狱,等待秋后问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