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思虑再三,本想直接拿下胡惟庸及其同党,但胡惟庸在朝为相多年,朝中势力根深蒂固,且此事还牵扯到李善长和不少淮西勋贵。

  若是贸然行动,一来无法彻底扫清党羽,二来容易引起朝野恐慌,造成内乱。

  因此,父皇决定按兵不动,让一向谨慎的胡惟庸自己忍不住露出狐狸尾巴,主动暴露更多罪行。”

  江临目光一闪,道:“太子殿下此时此刻来找我,想必也是有所谋划吧?”

  朱标微微颔首,道:“不错,如果我所料不错,胡惟庸必然会在今晚有所行动。

  我已经派人前去暗中盯着他们了,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刻前来汇报。”

  就在此时,江临家门口突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砰砰砰地回响,显得格外刺耳。

  屋内四人顿时紧张起来,神**备。

  江临低声说道:“你们别管,我出去看看是谁。”

  说着,他拿起AK47,谨慎地朝门口走去。

  这把来自未来的武器,此时成了他最有力的依靠和保障。

  如果来人乃是胡惟庸的党羽,想要图谋不轨,江临就一梭子送他们上西天!

  走到门口,江临沉声问道:“谁?”

  门外之人谨慎地回答道:“在下龙虎卫指挥使魏武,受太子殿下之命,前来汇报要情。”

  江临听到对方是龙虎卫指挥使,还是受太子殿下之命前来,心中稍安,但并未完全放下戒备。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门缝,手中的AK47依然指着门外,以防万一。

  打开门缝后,江临发现门外只有魏武一人,江临沉声道:“把你的令牌拿出来。”

  魏武闻言,连忙从怀中掏出令牌,递到门缝处。

  江临仔细地看了看令牌,又对比了记忆中的样式,确认无误后,才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四周,确定没人才将魏武放了进来。

  魏武一进门,便急切地说道:“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

  我们的人发现胡惟庸和李存义等人在暗中调动兵马,似乎准备今晚起事!”

  朱标见江临仍对魏武有所戒备,随即解释道:“江临,魏武指挥使绝对可靠,乃是我父皇的心腹,跟了我父皇快二十年了,一直负责护卫工作。

  他的忠诚与能力,父皇与我皆是深信不疑。”

  江临闻言,心中的戒备稍减些许。

  魏武则是一脸严肃,站立一旁,随时准备听从命令。

  魏武一进门,便急切地对朱标说道:“太子殿下,果然如您所料!”

  下朝之后,臣发现不少大臣都去了位于城南的锦湘阁,甚至包括几位侯爷和一些卫所军中的武将!

  臣小心翼翼地跟随胡惟庸,发现他兜兜转转,最终也进入了锦湘阁之中。

  而今日锦湘阁被包圆了,外人无法进去,其外还有不少家丁看守。

  甚至,臣还看到了毛骧指挥使!”

  朱标对于毛骧的出现并不意外。

  江临提前告知过他们,毛骧里通胡惟庸。

  因此朱元璋根本就没有告知毛骧和锦衣卫军此次行动的计划,而是选择了更为稳重可靠的魏武,调动了禁军中的龙虎卫。

  但朱标还是没有想到胡惟庸还勾结了不少卫所军中的武将,这点,哪怕是朱元璋都没有意料到。

  果然,放长线钓大鱼是对的,胡惟庸的隐患必须一次性清除干净,哪怕要付出一些血的代价.......

  朱标看着魏武,沉声道:“魏武,你做得很好。继续密切监视锦湘阁的动静,切记要小心行事,不可被发现。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刻前来汇报于我。”

  魏武离去后,朱标从怀中掏出一张黄色的圣旨,上面盖着鲜红的皇帝印玺。

  他缓缓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臣子作乱,意图颠覆朝纲,朕心甚痛。

  特命钦差大臣江临,统领大营一切军务,各将领见江临如见朕亲临。凡有违抗者,格杀勿论!钦此。”

  江临接过圣旨,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内容,心中涌起一股惊讶。

  他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会如此信任自己,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去完成。

  江临看着朱标,疑惑地问道:“殿下,陛下这是打算让我去调驻扎城外的九大卫所军进行镇压吗?

  为何不让徐达和汤和二位前去?

  他们在军中颇有威望,肯定比我更加合适。”

  朱标闻言,摇了摇头,解释道:“此时此刻,胡惟庸等人既然要作乱,那肯定会严密监视城中动向。

  如果让徐达和汤和前去调动军队,肯定会打草惊蛇。

  一旦被他们察觉,那胡惟庸等人肯定会放弃动手或者改变计划,这样我们就很难抓住他们的把柄了。”

  江临闻言,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但他心中仍有一丝担忧:“卫所制度每卫五六千人,九大卫所军约莫有五万余人。

  我在朝中还有陛下庇佑,但是到了军中我没有威望,年纪轻轻,仅凭一张圣旨,只怕是无法调动城外的将领们。

  若是其中还有胡惟庸的党羽,只怕是要坏大事。”

  朱标看着江临担忧的神色,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江临,你不用担心。

  父皇相信你,也要历练你,这是你迟早要经历的。

  宫中五卫军是绝对听命于父皇的,仪銮司的毛骧虽然叛变但是父皇已然做了万全准备。

  其他卫军大都也是父皇的亲信,胡惟庸他们根本打不进皇宫,只要你调动城外军队稳住局势便可。”

  “至于你没有威信的问题……”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朱有容和徐妙清,继续说道:

  “朱有容乃是我大明公主,而徐妙清自幼跟随徐达大将军征战军中将领大都认她。

  她们陪你一起去足以证明你的身份和地位。”

  江临无奈苦笑,说道:“这个任务看来自己不得不接受了,只希望别辜负陛下与太子殿下的重托。

  责任重大,我必倾尽全力,确保大明江山稳固。”

  朱标拍了拍江临的肩膀,说道:“江临,父皇对你委以重任,也算是一个考验。

  若是此事完美解决,父皇已然决定……让你与有容定下婚约,让你成为我大明朝第一个驸马爷!”

  江临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转为坚定:“多谢陛下与太子殿下的厚爱,江临定当不辱使命,为大明尽忠。”

  听到陛下打算让朱有容公主嫁给自己,江临先是一愣,随后便是释然地笑了。

  他心中暗道:朱元璋这老油条,打算以此来拉拢自己,但是能与朱有容成婚也算是个好事儿。

  毕竟,二人之间也是情投意合,能够成为公主的夫君,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

  朱有容闻言,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真的吗?父皇打算把我嫁给江临啦!太好了!”

  说着,她直接抱住了江临,兴奋地说道:“江临,我简直太开心啦!”

  朱有容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她紧紧抱住江临,仿佛要将这份喜悦传递给他。

  江临感受着朱有容的喜悦和热情,心中也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这一刻,他们两人的命运已经紧紧相连。

  但是反观徐妙清,她先是一怔,手中的水果都掉落在地,然后有些迷茫、失落和无奈。

  她轻咬贝齿,不知道说些什么。

  徐妙清的心中充满了苦涩和酸楚。

  果然自己跟江临无缘,江临还是要跟公主先成婚了。

  这个结果,她早就应该知道的,只是心中始终抱着一丝希望,希望奇迹能够发生。

  朱有容自然看出来了好姐妹徐妙清的失落。

  她一只手拉着江临,一只手拉着徐妙清,温柔地说道:

  “妙清,我们是好姐妹,古往今来多少帝王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能人贤士都有无数红颜相伴,哪怕是富庶之家也有三妻四妾。

  我嫁给江临为正妻,你也可以为侧室,我们永远都是好姐妹。”

  朱有容的话让徐妙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徐妙清喃喃自语道:“侧室,姐妹,江临……”

  江临看着徐妙清和朱有容,心中也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哎~

  女人太多,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情啊~

  朱标看着三人,说道:“江临啊,你小子也算是有福气,我妹妹和徐达大将军的宝贝女儿都对你心有所属。

  我妹妹身为公主自当为正妻,至于妙清,若是她真的非你不嫁,此事我可请奏父皇为你们做主,不必忧虑。

  当务之急,是前往城外大营,稳定军心。”

  江临没有开车,因为他的越野车太显眼了。

  独特的外形与轰鸣的引擎声,在全天下独此一份,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引来众人侧目,这无疑会增加行动的暴露风险。

  因此,他决定采取更为低调的方式前往城外大营。

  为了保险起见,江临带着朱有容和徐妙清二人,在一家不起眼的衣裳铺子里换了身普通的百姓衣裳。

  随后三人乘坐一顶不起眼的青布小轿,悄悄前往了徐达的府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