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容生怕江临会露馅。
把江临按回床上后,连忙说道:“父皇,母后,江临闲散惯了,从没经历过劳务繁忙。
那**先是调兵平胡惟庸的叛乱,随后又去杭州抄韩国公李善长的家,连续奔波劳累,他累倒了。
他现在需要好好休息,还不能起床给你们请安。”
朱有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恳求,仿佛害怕朱元璋会责怪江临似的。
江临表面上一副虚弱的模样,实际上心中暗自连连赞同,说得太对了。
本来,他在穿越前就是一个迟迟找不到工作的“灵活就业人员”,穿越后更是一直在家里过着幸福的咸鱼生活。
最近才刚刚入朝为官……
找到工作了是找到工作了!
果然,不论是古代还是六百多年后的现代,996都是华夏民族的“福报”!
不过!
即便是想要借故摸鱼,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
江临却挣扎着说道:“别拦我,我要给陛下请安。
哪怕我这残躯再怎么不堪,给陛下和皇后娘娘请安都是天大的事情。
只要陛下龙体康健,天下百姓才有盼头……咳咳咳……”
徐妙清一嘟嘴,有点想笑。
她看着江临那卖力的表演,心中不禁暗暗佩服。
她甚至觉得,江临这演技,可比那些戏院里的戏子演得好多了。
要是江临真的去演戏,说不定还能成为一代名伶呢。
不过,她可不敢将这种想法说出来,只能强忍着笑意,一本正经地站在一旁。
但是朱元璋看着江临看了片刻,那双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察人心,缓缓说道:“江临啊,咱问你,你是生病,还是心病?”
江临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强作镇定地回答道:
“陛下,是身体的病痛,臣为陛下效劳,哪儿敢有什么心病?”
然而,朱元璋的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
朱元璋微微一笑,说道:“是吗?咱们怎么感觉你身体没病,全是心病呢?”
江临心中暗自叫苦,面上却更加恭敬地回答道:
“臣怎么敢欺骗陛下,臣……咳咳……真的是发烧了。”
朱元璋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仿佛要看穿江临的内心。他缓缓说道:
“江临小子,你的心思咱岂能不知?
你这次平叛有功,又协助抄了韩国公李善长的家,朝中难免有人对你心生嫉妒。
但咱希望你能明白,功名利禄皆是身外之物,唯有忠诚与才智,才是立身之本。”
为了证明自己确实生病,江临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指着嘴里的玻璃体温计说道:
“陛下您看,这个叫玻璃体温计,是未来的人们测量温度的工具。
它非常精准,能够反映出人体的真实温度。
臣现在这个温度是39度8,已然是高烧了。
臣真的是身体不适,而非心病。”
江临详细地解释着体温计的用法和原理,试图让朱元璋相信他确实生病。
幸亏他机智,趁着老朱他们没进来的时候,提前用热水冲了一下。
还记得他小时候为了不去上学,便故意装病,就用过这种方法!
不过肯定骗不了**……
但是!
骗骗老朱他们还是没问题的,毕竟没见过这玩意儿……
“体温计里面的液体是水银,它随着人体温度的变化而升降。
当温度升高时,水银会膨胀并上升;当温度降低时,水银会收缩并下降。
这样,我们就能准确地知道人体的温度了。”
江临的话还没说完,朱元璋便点了点头,说道:“好!体温计是吧,挺神奇的,竟然还有如此便捷的工具!
不过咱也有所准备,标儿,叫门外的太医进来!”
太子朱标闻言,立刻转身去叫太医。
江临的心中顿时一紧,他没想到朱元璋竟然还带了太医来。
这下,他的谎言恐怕很难再维持下去了。
朱有容和徐妙清的脸色都是一变。
朱有容更是直接问道:“父皇,您来就来,怎么还带着太医呢?”
然而,朱元璋却只是微微一笑,说道:
“江临小子可是咱未来的女婿,是咱大明朝未来的驸马爷,也是咱的肱股之臣,是咱最看重的左膀右臂。
他要是出了什么事怎么行?
咱不相信其他医生,咱就把给咱看病的太医叫来好好给江临瞧瞧!”
听到朱元璋带了太医来,江临心中不禁暗自叫苦,差点没崩住自己的表情。
一旦太医进来检查,自己装病的谎言便会被揭穿。
但此刻,他已无退路可言,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演下去。
不然就是欺君!
只见江临挣扎着想要坐起身来,朱元璋连忙上前按住他的肩膀,低声说道:
“江临,你别动,太医马上就来了,你先躺着休息。”
江临强挤出一丝苦笑,声音微弱却坚定地说道:
“陛下,臣这发烧不过是些微小恙,服下几剂汤药,静养几日想来便能痊愈,实在不宜劳烦太医大人亲自前来。”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皱:“江临,你无需多言,身体乃是革命之本,怎能轻视?
太医来为你诊治,是朕的心意,也是朕对功臣的关怀,不麻烦,不麻烦!”
随着话音落下,一名身着官服,须发皆白的老者缓缓步入屋内,步伐稳健,眼神中透露出从容与睿智。
他向朱元璋行礼后,便转身面向众人。
朱元璋介绍道:“这位乃是太医院的戴思恭戴神医,他不仅医术高超,更有一颗仁心,是太医院中的中流砥柱,咱对他极为信任。
让他来为你看病,咱自是放心!”
江临听闻此言,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眼前这位戴思恭,他自然知晓。
此人是明初医学界的泰斗,对于各种病症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方法。
若是被这样一位名医诊断,自己装病的伎俩无疑会瞬间暴露无遗。
江临心中暗自哀嚎:“陛下,您倒是放心了,我这可是要完蛋了!”
他的眼神在不经意间瞥向朱有容和徐妙清,只见二女也是面露忧色,显然是对他的处境感到担忧。
戴思恭见状,微微一笑,仿佛是看穿了江临的心思,他缓步上前,语气温和而慈祥:
“江大人无需惊慌,风寒之症在医者眼中不过是小疾,只需老夫仔细把脉,再辅以适当的调理,很快便能恢复如初。
大人请放宽心,老夫定当竭尽全力。”
言罢,戴思恭便伸手搭上了江临的手腕,开始仔细地为其把脉。
戴思恭一把脉,神色就变得异常古怪,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疑惑与不解。
随后这古怪之色愈发浓郁,仿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朱元璋见状,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好奇与担忧,连忙问道:
“戴思恭,怎么了?
江临这病有何不妥?这可是咱第一次见你有这般神情。”
戴思恭闻言,面露迟疑之色,似乎在斟酌着用词,最终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陛下,经过臣的把脉诊断,江大人这并非普通的风寒之症。
江大人的身体状况,与风寒之症的表现大相径庭。”
随着戴思恭此话一出,屋内所有人瞬间神色一变!
不是风寒?
难道江临没有生病,是假装的?
也就是说,这小子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
……
把江临按回床上后,连忙说道:“父皇,母后,江临闲散惯了,从没经历过劳务繁忙。
那**先是调兵平胡惟庸的叛乱,随后又去杭州抄韩国公李善长的家,连续奔波劳累,他累倒了。
他现在需要好好休息,还不能起床给你们请安。”
朱有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恳求,仿佛害怕朱元璋会责怪江临似的。
江临表面上一副虚弱的模样,实际上心中暗自连连赞同,说得太对了。
本来,他在穿越前就是一个迟迟找不到工作的“灵活就业人员”,穿越后更是一直在家里过着幸福的咸鱼生活。
最近才刚刚入朝为官……
找到工作了是找到工作了!
果然,不论是古代还是六百多年后的现代,996都是华夏民族的“福报”!
不过!
即便是想要借故摸鱼,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
江临却挣扎着说道:“别拦我,我要给陛下请安。
哪怕我这残躯再怎么不堪,给陛下和皇后娘娘请安都是天大的事情。
只要陛下龙体康健,天下百姓才有盼头……咳咳咳……”
徐妙清一嘟嘴,有点想笑。
她看着江临那卖力的表演,心中不禁暗暗佩服。
她甚至觉得,江临这演技,可比那些戏院里的戏子演得好多了。
要是江临真的去演戏,说不定还能成为一代名伶呢。
不过,她可不敢将这种想法说出来,只能强忍着笑意,一本正经地站在一旁。
但是朱元璋看着江临看了片刻,那双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察人心,缓缓说道:“江临啊,咱问你,你是生病,还是心病?”
江临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强作镇定地回答道:
“陛下,是身体的病痛,臣为陛下效劳,哪儿敢有什么心病?”
然而,朱元璋的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
朱元璋微微一笑,说道:“是吗?咱们怎么感觉你身体没病,全是心病呢?”
江临心中暗自叫苦,面上却更加恭敬地回答道:
“臣怎么敢欺骗陛下,臣……咳咳……真的是发烧了。”
朱元璋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仿佛要看穿江临的内心。他缓缓说道:
“江临小子,你的心思咱岂能不知?
你这次平叛有功,又协助抄了韩国公李善长的家,朝中难免有人对你心生嫉妒。
但咱希望你能明白,功名利禄皆是身外之物,唯有忠诚与才智,才是立身之本。”
为了证明自己确实生病,江临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指着嘴里的玻璃体温计说道:
“陛下您看,这个叫玻璃体温计,是未来的人们测量温度的工具。
它非常精准,能够反映出人体的真实温度。
臣现在这个温度是39度8,已然是高烧了。
臣真的是身体不适,而非心病。”
江临详细地解释着体温计的用法和原理,试图让朱元璋相信他确实生病。
幸亏他机智,趁着老朱他们没进来的时候,提前用热水冲了一下。
还记得他小时候为了不去上学,便故意装病,就用过这种方法!
不过肯定骗不了**……
但是!
骗骗老朱他们还是没问题的,毕竟没见过这玩意儿……
“体温计里面的液体是水银,它随着人体温度的变化而升降。
当温度升高时,水银会膨胀并上升;当温度降低时,水银会收缩并下降。
这样,我们就能准确地知道人体的温度了。”
江临的话还没说完,朱元璋便点了点头,说道:“好!体温计是吧,挺神奇的,竟然还有如此便捷的工具!
不过咱也有所准备,标儿,叫门外的太医进来!”
太子朱标闻言,立刻转身去叫太医。
江临的心中顿时一紧,他没想到朱元璋竟然还带了太医来。
这下,他的谎言恐怕很难再维持下去了。
朱有容和徐妙清的脸色都是一变。
朱有容更是直接问道:“父皇,您来就来,怎么还带着太医呢?”
然而,朱元璋却只是微微一笑,说道:
“江临小子可是咱未来的女婿,是咱大明朝未来的驸马爷,也是咱的肱股之臣,是咱最看重的左膀右臂。
他要是出了什么事怎么行?
咱不相信其他医生,咱就把给咱看病的太医叫来好好给江临瞧瞧!”
听到朱元璋带了太医来,江临心中不禁暗自叫苦,差点没崩住自己的表情。
一旦太医进来检查,自己装病的谎言便会被揭穿。
但此刻,他已无退路可言,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演下去。
不然就是欺君!
只见江临挣扎着想要坐起身来,朱元璋连忙上前按住他的肩膀,低声说道:
“江临,你别动,太医马上就来了,你先躺着休息。”
江临强挤出一丝苦笑,声音微弱却坚定地说道:
“陛下,臣这发烧不过是些微小恙,服下几剂汤药,静养几日想来便能痊愈,实在不宜劳烦太医大人亲自前来。”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皱:“江临,你无需多言,身体乃是革命之本,怎能轻视?
太医来为你诊治,是朕的心意,也是朕对功臣的关怀,不麻烦,不麻烦!”
随着话音落下,一名身着官服,须发皆白的老者缓缓步入屋内,步伐稳健,眼神中透露出从容与睿智。
他向朱元璋行礼后,便转身面向众人。
朱元璋介绍道:“这位乃是太医院的戴思恭戴神医,他不仅医术高超,更有一颗仁心,是太医院中的中流砥柱,咱对他极为信任。
让他来为你看病,咱自是放心!”
江临听闻此言,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眼前这位戴思恭,他自然知晓。
此人是明初医学界的泰斗,对于各种病症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方法。
若是被这样一位名医诊断,自己装病的伎俩无疑会瞬间暴露无遗。
江临心中暗自哀嚎:“陛下,您倒是放心了,我这可是要完蛋了!”
他的眼神在不经意间瞥向朱有容和徐妙清,只见二女也是面露忧色,显然是对他的处境感到担忧。
戴思恭见状,微微一笑,仿佛是看穿了江临的心思,他缓步上前,语气温和而慈祥:
“江大人无需惊慌,风寒之症在医者眼中不过是小疾,只需老夫仔细把脉,再辅以适当的调理,很快便能恢复如初。
大人请放宽心,老夫定当竭尽全力。”
言罢,戴思恭便伸手搭上了江临的手腕,开始仔细地为其把脉。
戴思恭一把脉,神色就变得异常古怪,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疑惑与不解。
随后这古怪之色愈发浓郁,仿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朱元璋见状,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好奇与担忧,连忙问道:
“戴思恭,怎么了?
江临这病有何不妥?这可是咱第一次见你有这般神情。”
戴思恭闻言,面露迟疑之色,似乎在斟酌着用词,最终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陛下,经过臣的把脉诊断,江大人这并非普通的风寒之症。
江大人的身体状况,与风寒之症的表现大相径庭。”
随着戴思恭此话一出,屋内所有人瞬间神色一变!
不是风寒?
难道江临没有生病,是假装的?
也就是说,这小子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