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四千万美元投资的电影,《源代码》的规模放到如今这个时代并不算大。
郭凡在拍完这部影片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一部难度不大的影片,起码对他来说就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放在如今华语电影框架下,也能制作得出来的影片。
因为《源代码》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点,更重要的是,如何构思出这样一部结构精巧的影片。
从前郭凡以为华语电影和好莱坞的差距是电影工业水平,至少差个十几二十年。
但现在他发现,技术上的差距反倒是其次,人的差距才是最要命的。否则为什么好莱坞能出现《源代码》这样的影片,但华语电影却不行?
不要说因为电影工业的差距,《源代码》并没有那些动辄上亿美元投资的电影那么多大场面,也不需要大特效。
以华语电影的水平,完全能够实现得了。
当然了,可能有人会找借口,说这部影片的编剧是小吉伯特。但忽略小吉伯特,这些年好莱坞也有去年上映的《月球》。
小成本独立科幻电影佳作,500万美元的投资,获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
往前还有《蝴蝶效应》和《黑洞频率》,都是成本不高但都收获不错口碑与票房的影片。
还有更多更多,而这些和小吉伯特都没什么关系。
如果你还是嫌弃以上影片成本都太贵,那《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总该能复制吧?
就几个人谈话的场面,中國历史可要丰富许多,能把观众给聊晕。
所以最后郭凡和小吉伯特讲:“我认为所有的差距,归根结柢是人的问题。不自信,就是华语电影圈子最大的症结所在。
总是认为我们做这个不行,做那个不行,没有自信踏出这一步就永远不可能做到这些。”
小吉伯特认为郭凡说得很有道理,这是郭凡通过自己的总结观察和学习,得出来的属于自己的答案。
现在郭凡属于是建立信心的一个过程,当然了,《源代码》电影得成功。
如此小规模的一部电影,倒也没有专门举办首映礼的必要。
小吉伯特还是和郭凡以及《源代码》影片主演杰克·吉伦哈尔一起,在西瓜视频的《星访问》直播节目中露面,宣传这部电影。
如今是2010年了,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速度的增速,已经可以实现互联网实时直播了。
虽然看起来可能不如电视机画面那么清晰,但实时直播和互动的模式还是吸引了很多的观众。
直播当天,直播间涌入了三十几万观众。
对网络直播刚兴起不久的这个模式来说,这个人数已经相当的多了,也颇有趣味。
在直播活动中,三人也分享了有关于影片的一些小故事。郭凡讲述了自己执导这部电影的一些心路历程,并且表示影片会带给大家惊喜。
“这对我来说并不容易,从中國来到这里,幸运的是,我碰到了小吉伯特导演,一个欣赏我的导师。”
郭凡拿着话筒看着小吉伯特说道:“当他提出要把这个项目交给我的时候,我非常的惊讶。
紧接着就是失眠,那时候我反复的问自己。
我能搞定吗?搞砸了怎么办?
幸运的是,影片最终制作出来了。”
小吉伯特则说道:“我们常说,每个人身上都有潜力,只是还没有发觉出来。
中國有个古老的寓言故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我认为郭身身上的某些特质非常的吸引我,因此我不想让他埋没。璞玉要经过雕琢,人才也需要锻炼。”
杰克·吉伦哈尔则说:“我看了剧本之后被这个精彩的故事所吸引,当我听说导演是一个新人的时候有些犹豫。
但郭的表现征服了我,他是一个细节控,对影片的每一帧镜头的要求都就近乎于完美。
他的这个特质,也是促使我加盟影片的原因。”
杰克·吉伦哈尔没说的是,因为编剧和制作人名字身上挂着小吉伯特的面子,这才是他加盟的最大原因。
当然了,能来看直播的大部分都是小吉伯特的影迷,影迷们更关心的是小吉伯特自己的新电影。
不过小吉伯特却不肯透露半分,原因很简单。
“这是一部不能剧透的电影,具体等你们到了电影院就清楚了。”
观众先在电影院等来的是《源代码》这部电影,或许是挂着小吉伯特的名字,影片的排片还不错,争取到了3350家影院开画。
同期上映,马特·达蒙主演的电影《绿区》则只有3000家影院。
而两部影片的表现,同样也是《源代码》更强一些,3月12号周五上映,源代码首日拿到867万美元票房,《绿区》则只有504万美元。
其后,《源代码》两天分别收获1146万美元,723万美元票房,首周票房达到2736万美元。
看着似乎不怎么样,还不如暑期档热门影片一天的票房。
但是不要忘记了,这是一部只有四千万美元投资的影片,唯一的大牌是处于二线的杰克·吉伦哈尔。
导演郭凡更是新人中的新人,起码对好莱坞来说是新人,还是一个中國人。
实际上,当《源代码》首周票房新鲜出炉后,立马就有媒体给郭凡送上了称号,叫中國的神奇小子。
《旧金山纪事报》的评论家马克·迪克森评论道:“老实说我对这部影片没有什么期待,虽然影片的编剧是小吉伯特。
但当我抱着无所谓的星期走进电影院的时候,这部电影优秀的品质还是深深的吸引了我。
或许来自遥远东方的神奇小子郭,身上有着我们所不知道的魔力,这种魔力只有小吉伯特看到了。”
网上对这部电影也多有赞誉,影片评价相当相当的不错。
“影片讲述一个死人试图从核灾难中拯救芝加哥的故事,充满悬念,制作精美,一部经典的科幻惊悚作品。”
“这部以科幻片为背景的惊悚片,起初并没有特别引人注意,但是影片确实太优秀了,简直醍醐灌顶。”
“《源代码》一直让人不解,甚至让人怀疑,导演、编剧和演员也不根本知道自己在演什么,但是影片就是这样让人欲罢不能。”
“电影的主题涉及到一个平行空间的理论:世界可能会随着每个决定和选择,分化扩散出无限数量的平行世界,对应无限数量的可能的选择结果。
因此在不同的平行世界里,可能是垂垂老矣或尚未出生,或者索性成为量子力学的发现者本身。”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差评,《华盛顿邮报》就评价影片是一部莫名其妙的作品,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全都莫名其妙。
《华盛顿邮报》只是想找机会黑一下小吉伯特,郭凡只是顺带的。
但不管怎么说,《源代码》的口碑相当的不错。也因为马特·达蒙主演的《绿区》不够出色,《源代码》得以继续维持不错的票房表现。
《绿区》首周票房只有1608万美元,比起《源代码》的票房差远了。
更为重要的观众口碑方面,《绿区》也远不如《源代码》。
虽然不是暑期档电影,但通过这一部电影,郭凡也算证明了自己。
而他在北美创造的佳绩,也顺着太平洋的风传到了大洋彼岸。
郭凡在拍完这部影片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一部难度不大的影片,起码对他来说就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放在如今华语电影框架下,也能制作得出来的影片。
因为《源代码》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点,更重要的是,如何构思出这样一部结构精巧的影片。
从前郭凡以为华语电影和好莱坞的差距是电影工业水平,至少差个十几二十年。
但现在他发现,技术上的差距反倒是其次,人的差距才是最要命的。否则为什么好莱坞能出现《源代码》这样的影片,但华语电影却不行?
不要说因为电影工业的差距,《源代码》并没有那些动辄上亿美元投资的电影那么多大场面,也不需要大特效。
以华语电影的水平,完全能够实现得了。
当然了,可能有人会找借口,说这部影片的编剧是小吉伯特。但忽略小吉伯特,这些年好莱坞也有去年上映的《月球》。
小成本独立科幻电影佳作,500万美元的投资,获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
往前还有《蝴蝶效应》和《黑洞频率》,都是成本不高但都收获不错口碑与票房的影片。
还有更多更多,而这些和小吉伯特都没什么关系。
如果你还是嫌弃以上影片成本都太贵,那《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总该能复制吧?
就几个人谈话的场面,中國历史可要丰富许多,能把观众给聊晕。
所以最后郭凡和小吉伯特讲:“我认为所有的差距,归根结柢是人的问题。不自信,就是华语电影圈子最大的症结所在。
总是认为我们做这个不行,做那个不行,没有自信踏出这一步就永远不可能做到这些。”
小吉伯特认为郭凡说得很有道理,这是郭凡通过自己的总结观察和学习,得出来的属于自己的答案。
现在郭凡属于是建立信心的一个过程,当然了,《源代码》电影得成功。
如此小规模的一部电影,倒也没有专门举办首映礼的必要。
小吉伯特还是和郭凡以及《源代码》影片主演杰克·吉伦哈尔一起,在西瓜视频的《星访问》直播节目中露面,宣传这部电影。
如今是2010年了,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速度的增速,已经可以实现互联网实时直播了。
虽然看起来可能不如电视机画面那么清晰,但实时直播和互动的模式还是吸引了很多的观众。
直播当天,直播间涌入了三十几万观众。
对网络直播刚兴起不久的这个模式来说,这个人数已经相当的多了,也颇有趣味。
在直播活动中,三人也分享了有关于影片的一些小故事。郭凡讲述了自己执导这部电影的一些心路历程,并且表示影片会带给大家惊喜。
“这对我来说并不容易,从中國来到这里,幸运的是,我碰到了小吉伯特导演,一个欣赏我的导师。”
郭凡拿着话筒看着小吉伯特说道:“当他提出要把这个项目交给我的时候,我非常的惊讶。
紧接着就是失眠,那时候我反复的问自己。
我能搞定吗?搞砸了怎么办?
幸运的是,影片最终制作出来了。”
小吉伯特则说道:“我们常说,每个人身上都有潜力,只是还没有发觉出来。
中國有个古老的寓言故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我认为郭身身上的某些特质非常的吸引我,因此我不想让他埋没。璞玉要经过雕琢,人才也需要锻炼。”
杰克·吉伦哈尔则说:“我看了剧本之后被这个精彩的故事所吸引,当我听说导演是一个新人的时候有些犹豫。
但郭的表现征服了我,他是一个细节控,对影片的每一帧镜头的要求都就近乎于完美。
他的这个特质,也是促使我加盟影片的原因。”
杰克·吉伦哈尔没说的是,因为编剧和制作人名字身上挂着小吉伯特的面子,这才是他加盟的最大原因。
当然了,能来看直播的大部分都是小吉伯特的影迷,影迷们更关心的是小吉伯特自己的新电影。
不过小吉伯特却不肯透露半分,原因很简单。
“这是一部不能剧透的电影,具体等你们到了电影院就清楚了。”
观众先在电影院等来的是《源代码》这部电影,或许是挂着小吉伯特的名字,影片的排片还不错,争取到了3350家影院开画。
同期上映,马特·达蒙主演的电影《绿区》则只有3000家影院。
而两部影片的表现,同样也是《源代码》更强一些,3月12号周五上映,源代码首日拿到867万美元票房,《绿区》则只有504万美元。
其后,《源代码》两天分别收获1146万美元,723万美元票房,首周票房达到2736万美元。
看着似乎不怎么样,还不如暑期档热门影片一天的票房。
但是不要忘记了,这是一部只有四千万美元投资的影片,唯一的大牌是处于二线的杰克·吉伦哈尔。
导演郭凡更是新人中的新人,起码对好莱坞来说是新人,还是一个中國人。
实际上,当《源代码》首周票房新鲜出炉后,立马就有媒体给郭凡送上了称号,叫中國的神奇小子。
《旧金山纪事报》的评论家马克·迪克森评论道:“老实说我对这部影片没有什么期待,虽然影片的编剧是小吉伯特。
但当我抱着无所谓的星期走进电影院的时候,这部电影优秀的品质还是深深的吸引了我。
或许来自遥远东方的神奇小子郭,身上有着我们所不知道的魔力,这种魔力只有小吉伯特看到了。”
网上对这部电影也多有赞誉,影片评价相当相当的不错。
“影片讲述一个死人试图从核灾难中拯救芝加哥的故事,充满悬念,制作精美,一部经典的科幻惊悚作品。”
“这部以科幻片为背景的惊悚片,起初并没有特别引人注意,但是影片确实太优秀了,简直醍醐灌顶。”
“《源代码》一直让人不解,甚至让人怀疑,导演、编剧和演员也不根本知道自己在演什么,但是影片就是这样让人欲罢不能。”
“电影的主题涉及到一个平行空间的理论:世界可能会随着每个决定和选择,分化扩散出无限数量的平行世界,对应无限数量的可能的选择结果。
因此在不同的平行世界里,可能是垂垂老矣或尚未出生,或者索性成为量子力学的发现者本身。”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差评,《华盛顿邮报》就评价影片是一部莫名其妙的作品,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全都莫名其妙。
《华盛顿邮报》只是想找机会黑一下小吉伯特,郭凡只是顺带的。
但不管怎么说,《源代码》的口碑相当的不错。也因为马特·达蒙主演的《绿区》不够出色,《源代码》得以继续维持不错的票房表现。
《绿区》首周票房只有1608万美元,比起《源代码》的票房差远了。
更为重要的观众口碑方面,《绿区》也远不如《源代码》。
虽然不是暑期档电影,但通过这一部电影,郭凡也算证明了自己。
而他在北美创造的佳绩,也顺着太平洋的风传到了大洋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