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儿子跟白养的差不多。
“怎么会下乡呢,今天才正式被解除了工作,知青办的耳朵就这么好使吗?就算要去,也得留点时间给人准备准备啊。”
姚母抱怨着,可也不敢去找知青办折腾。
家里还有两人有工作呢,要是不配合政策,恐怕连工作都保不住。
傅喜乐有些尴尬,姚铁平下乡,分明就是陪她去的,至少,她觉得是这么一回事儿。
算是她连累了姚铁平。
姚母实在是生气,都没有心情做饭,看到她就那么坐着,活脱脱像是一个木头,忍不住阴阳怪气。
“你说这事儿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没认识你的时候,我家老大上班上的好好的,现在工作丢了,还要下乡吃苦受罪,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来……”
傅喜乐虽然喜欢姚铁平,对他有滤镜,可是对姚母可没有那种好脾气。
指责的意思,她能听得出来。
却也不愿意听,板着脸不吭声。
姚大哥没了工作,和她的关系不大啊。
是他自己说的,压根就没有想过娶素素,工作是怎么来的,大家心里应该都是清楚的。
要是不愿意信守承诺,这工作丢了是早晚的事情。
既然不娶素素了,肯定也会娶别的女孩,无论那个人是谁,姚大哥都会被打上作风不良的标签。
所以工作丢了和她没关系。
至于下乡……虽然是因为她的连累,下乡的时间紧凑了一点,那不也是早晚的事情吗?
除非,在很短的时间里能够找到一份工作……不,单位真要是有插队指标的话,就算是有工作也得下乡,何况是没有工作呢。
现在她已经知道了,找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几天时间是不可能找得到的。
除非有人脉关系,直接能够进单位里面去上班,要不然知青办的知道了,肯定会来劝导下乡的。
所以就是时间问题。
她对姚铁平内疚,那是她的事儿,可不愿意听姚母嘟嘟囔囔的指责,她连亲**指责都不爱听,姚母算什么。
也就是这段时间住在姚家,虽然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做得不好,所以挺心虚的。
明知道姚母是在责怪她,也选择了不吭声。
姚母说了半天,见她连屁都不放一个,又不敢骂人,只能收了声,不过做饭的动静很大。
傅喜乐再傻也知道这是摔摔打.打给她听的,心里头有些烦躁,还是把这口气给忍下了。
直到月上天明,姚父才回来,一起回来的还有姚老二。
听说了要下乡的消息,一家人都沉默了,只有姚老二没什么反应,甚至隐隐露出几分欣然。
眼看着高中毕业在即,学校都已经开始组织下乡了。
如果在离校之前没有找到工作,把户口转进单位,就会被送到乡下去锻炼,直接就从学校出发了。
这几年下乡抓的越来越紧,就家里这种情况而言,他也没有把握能够直接找到单位。
虽然高中生也是高知识分子,可是架不住这几年抓知青下乡抓的厉害,他也不想去啊。
现在好了,规定的至少每家一个去下乡,家里就只有两弟兄,大哥在这种节骨眼下了乡,就能给他多一些缓冲时间。
要知道,三年前他继续读高中,就是为了躲下乡的政策,现在依旧还要面临这个问题。
现在好了,有大哥在前面顶着,也不会那么紧迫了,至少留一个孩子在家,这是下乡默认的规矩,知青办不会来抓他去下乡。
“怎么会下乡呢,今天才正式被解除了工作,知青办的耳朵就这么好使吗?就算要去,也得留点时间给人准备准备啊。”
姚母抱怨着,可也不敢去找知青办折腾。
家里还有两人有工作呢,要是不配合政策,恐怕连工作都保不住。
傅喜乐有些尴尬,姚铁平下乡,分明就是陪她去的,至少,她觉得是这么一回事儿。
算是她连累了姚铁平。
姚母实在是生气,都没有心情做饭,看到她就那么坐着,活脱脱像是一个木头,忍不住阴阳怪气。
“你说这事儿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没认识你的时候,我家老大上班上的好好的,现在工作丢了,还要下乡吃苦受罪,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来……”
傅喜乐虽然喜欢姚铁平,对他有滤镜,可是对姚母可没有那种好脾气。
指责的意思,她能听得出来。
却也不愿意听,板着脸不吭声。
姚大哥没了工作,和她的关系不大啊。
是他自己说的,压根就没有想过娶素素,工作是怎么来的,大家心里应该都是清楚的。
要是不愿意信守承诺,这工作丢了是早晚的事情。
既然不娶素素了,肯定也会娶别的女孩,无论那个人是谁,姚大哥都会被打上作风不良的标签。
所以工作丢了和她没关系。
至于下乡……虽然是因为她的连累,下乡的时间紧凑了一点,那不也是早晚的事情吗?
除非,在很短的时间里能够找到一份工作……不,单位真要是有插队指标的话,就算是有工作也得下乡,何况是没有工作呢。
现在她已经知道了,找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几天时间是不可能找得到的。
除非有人脉关系,直接能够进单位里面去上班,要不然知青办的知道了,肯定会来劝导下乡的。
所以就是时间问题。
她对姚铁平内疚,那是她的事儿,可不愿意听姚母嘟嘟囔囔的指责,她连亲**指责都不爱听,姚母算什么。
也就是这段时间住在姚家,虽然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做得不好,所以挺心虚的。
明知道姚母是在责怪她,也选择了不吭声。
姚母说了半天,见她连屁都不放一个,又不敢骂人,只能收了声,不过做饭的动静很大。
傅喜乐再傻也知道这是摔摔打.打给她听的,心里头有些烦躁,还是把这口气给忍下了。
直到月上天明,姚父才回来,一起回来的还有姚老二。
听说了要下乡的消息,一家人都沉默了,只有姚老二没什么反应,甚至隐隐露出几分欣然。
眼看着高中毕业在即,学校都已经开始组织下乡了。
如果在离校之前没有找到工作,把户口转进单位,就会被送到乡下去锻炼,直接就从学校出发了。
这几年下乡抓的越来越紧,就家里这种情况而言,他也没有把握能够直接找到单位。
虽然高中生也是高知识分子,可是架不住这几年抓知青下乡抓的厉害,他也不想去啊。
现在好了,规定的至少每家一个去下乡,家里就只有两弟兄,大哥在这种节骨眼下了乡,就能给他多一些缓冲时间。
要知道,三年前他继续读高中,就是为了躲下乡的政策,现在依旧还要面临这个问题。
现在好了,有大哥在前面顶着,也不会那么紧迫了,至少留一个孩子在家,这是下乡默认的规矩,知青办不会来抓他去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