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176章 又有变化的咸阳

小说:帝秦设计师 作者:买土拨鼠的松鼠 更新时间:2025-02-17 22:29:21 源网站:2k小说网
  “诸位请看,这便是咸阳,我大秦都城!”指着前方不远处的城池,甘煜对摩叶上师等人道。

  顺着甘煜指的方向看去,摩叶上师等人看到一座城矗立于大地之上,这座城在规模上不及他们孔雀国都城华氏城,华氏城可是有六十四座城门,护城墙上的城楼便有五百多座,此城才多少城楼城门?

  可不知为何,总觉得这座城要胜过华氏城,比华氏城更好,吞吐天下、并容四方、厚重有力,而他们的华氏城大虽大矣,却未给人这种精神心灵上的感受。

  由这座城似乎可看出秦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秦国的王是一位怎样的王,秦国人又是怎样一群人……

  反之,他们华氏城虽大而阔,却缺乏这种韵味和沉淀,像只有好看的皮囊,而无能令人触动的内涵。

  这就是咸阳,大秦国都城所在,如今出现在他们眼中,代表着他们的目的地马上就要到了,可摩叶上师等人并没有多高兴。

  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进入这座城后会面临什么,对想要的做的事没有丁点把握,更重要的是不知这座城里的那位秦国之王对他们和孔雀国是何态度?

  但到了这里,已没有回头路,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希望此行能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

  收敛心中思绪,摩叶上师赞道:“当真好城,无愧为贵邦之都!”

  听了摩叶上师的话,甘煜笑了笑,领着摩叶上师等人朝咸阳接近。

  随着接近,摩叶上师等人看到了更多和咸阳有关之景,听到了更多有关咸阳之事。

  路上,有很多和他们一样正往咸阳去的人,也有许多从咸阳离开,去往其他地方之人。

  这些人多是秦人,也有少许外邦人,当他们注意到这些路人时,路人也注意到了他们,那些秦人路人大胆又好奇地看向他们,甚至向他们打招呼,对他们指点评论。

  摩叶上师听懂了其中一些,说的是“又有新的番人来我们大秦了?”、“这些番人从哪来的?长得和我们好不一样,跟西域那些番人倒挺像的,不会也是从西域来的吧?”、“他们为啥要穿成这样?还把头发给剃了?”……

  这些秦人看着他们有种自豪和骄傲:看,都是由于他们大秦强大,这些外邦蛮夷才过来朝拜!

  听着这些谈论声,摩叶上师行了一孔雀国佛礼,以雅言回道:“诸位施主,贫僧等人是从孔雀国而来!”

  听这番人居然会说雅言,让在看他们的秦人都愣了下,随即谈论的更热烈了,为何称他们为“施主”?又为何自称“贫僧”?那孔雀国又在何处,是否也在西域?

  摩叶上师看了看甘煜,发现甘煜并无阻止他之意,便一边赶路,一边回答这些问题。

  只是没等回答多少,便已至咸阳城关前,经过一系列检查后,被放准入城,看着面前的城关,摩叶上师等人深吸口气,终于要真正得见这大秦国都城的模样。

  与甘煜等人出使前相比,咸阳城又发生了一些变化,街道上依旧行人络绎不绝,商铺林立,但变得更加有秩序更加干净,给人一种很有条理的感觉。

  路上还画着以往没有的线条和图案,道路两边还立着些牌子,甘煜一眼看过去,那牌子上写的是李念公子所创的那种大秦新字。

  不知是不是错觉,这条他曾来过的街道好像变宽了些……

  再向四周打量了下,甘煜知道不是错觉,街道确实是变宽了,因为出使前能看到的一些老旧房屋给没了,现在要么被重建为商铺,要么就变成了道路。

  道路两旁还有戴着黑色玄鸟袖章的人在引导维持秩序,这些人有的少胳臂,有的瘸腿,应是上过战场受伤的秦卒。

  在他们离开大秦,前往孔雀国出使的这段时间,咸阳又发生了变化,代表大秦还在不断向着更强发展。

  街上行走的也不只是秦人,还有许多外邦人,最常能见到的是匈奴人和百越人,但也有一些西域面孔。

  在他们离开的这段时间,西域的国也来大秦,与大秦往来了?

  在甘煜等人眼中,如今的咸阳城是这样一幅景象,而在摩叶上师等人眼里又是另外一种感受。

  首先咸阳城给他们的感觉便是干净有秩序,哪像他们的耽摩栗底和华氏城那么杂乱?

  **屎尿随处可见,路面修得坑洼不平,人行穿走无序,房屋建得也毫无规划,这座房再重一座,那两间间屋边再塞一个。

  哪像这咸阳城,道路不知是以何材料铺得这般平整,没有人随意穿行坐躺,随地如厕,房屋布置也井然有序。

  有一种干净秩序的美,要是在耽摩栗底和华氏城,路上早就**遍地,污水横流,城中也充斥着各种奇怪的味。

  城中建筑是秦国常见的建筑风格,没太多可言之处,但许多房屋上都挂着旗帜,摩叶上师等人已知道那是大秦的国旗,可某些房屋门前挂着的那大红色还坠着须的东西是何物?

  莫非是将灯盏给放在了那大红之物当中,在晚间点亮?

  秦国人着实有创意,会做出如此有趣的灯!

  那路上画着的线和图案,分明是在引导行人如何行走,使行人们不至于拥堵和无序,路边设立的那些“木箱”是为收纳**,让他们不会随意丢在道路上,从而破坏了城内的干净整洁。

  但就算设置了收纳**的木箱,可咸阳城的人要是想如厕,又该怎么解决?

  继续向前行,摩叶上师等人看到在某些地方有特别的房屋,有人进进出出,似乎是为如厕之用。

  此城规模不及华氏城,可在其他方面超过了耽摩栗底和华氏城,这是一座更文明先进的城市!

  城内商铺很多,售卖的货物多种多样,有贩卖吃食的商铺、有贩卖衣物的商铺、有贩卖各种生活用品的商铺……

  不仅是有秦人开的店铺,贩卖秦人用物,还有外邦人开的商铺,贩卖他国番邦之物,反正摩叶上师已看见两家售卖百越服饰的商铺。

  他们曾从百越诸部之地经过,由此认识一些百越服饰。

  这是大秦在和百越诸部正式建交后,允许百越诸部可在咸阳开店做买卖,当然,必须遵守大秦律法,正常缴税,给够租金。

  匈奴人也在咸阳城内开了店,都是匈奴贵族所开,和百越人所开的店铺一样,主营歌舞表演、美食、以及服饰,但匈奴贵族们所开的店比百越诸部贵族所开之店生意更好。

  像头曼在咸阳开的烧烤铺子,便已成为咸阳闻名的店,若放在后世,必是一网红探店打卡必去之处。

  头曼派了一批匈奴最好的烧烤厨师到咸阳,还专门培训了一批漂亮的匈奴女子作服务员,每个月能为其从咸阳赚取不少钱。

  在观察这些店铺时,摩叶上师注意到某些人使用了一种奇怪的钱币,那种钱币是他在秦国其他地方未曾见过的,似乎是以那种被称为“纸”的奇物所造。

  见摩叶上师注意到纸币,甘煜笑道:“那是李念公子制作发行的一种钱币,由纸制成,如今仅在咸阳可用。纸币发行不多,每次发行都会引很多人争抢,而且纸币能买到一些普通钱币买不到之物。”

  “如今纸贵重,无法普及,等到纸能普及开时,纸币肯定也能普及于我大秦天下,不必让大家再争抢。”

  这倒是甘煜说错了,纸币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是李念在有意控制,要让人们认识到这东西珍贵,认可其能作为一种货币,让他们养成纸币也是钱的想法,之后再推行起来就更为容易。

  到目前为止,效果还不错,咸阳城的大秦百姓已接受纸币的存在,而其他地方的百姓则在翘首以盼:这东西为何只在咸阳发行?快点发行到我们这,不能只让咸阳的京爷享受到,咱也是大秦百姓!

  摩叶上师点了点头,听着耳边传来的各种叫卖声吆喝声,并不觉吵闹,反而有种他真真正正活在人世的感觉。

  走着走着,摩叶上师等人又发现一个点,这一路过来,竟未在城内看到一名乞丐,是这座城真的不存在乞丐,还是秦人给藏起来了?

  这自然不是大秦强盛到不存在乞丐,也不是故意给藏起来了,而是若残疾或衰老而成乞丐者,咸阳城有专门安置之处,若非残缺、有疾或衰老,身强体健却游手好闲,甘为乞丐者,直接以律进行惩处。

  要是秦国人不允许乞讨者存在,那他们在秦国传教一事,也就更加难了,因为他们僧侣向人化缘,让人供奉,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乞讨。

  继续往前,摩叶上师等人见前方路边聚集了很多人,那有一高台,一名中年秦人正站于高台之上,用手捏着一白色物在一块黑色木板上写着什么,一边写一边讲。

  而在台下,有很多人在围观,多为秦人,但也有些穿着异邦服饰的异邦人,某些人手里还拿着竹简木牍,持着那种被称为“毛笔”的笔随中年秦人一同书写。

  这名中年秦人是在传授这些人学问,想通过这种方式,将文字和语言教授给他们?秦国人想要所有人都识文断字?

  仔细一想,这种方法虽然糙,一次性没法让多少人学,但胜在不需要付出多少成本,只要想听,能占到位置都可来,日积月累下,也会造出一批又一批的识字者。

  未来的秦国人全都是学者?一个所有人都读书识字的国家?

  光是一想,便让摩叶上师等人心里发寒,生出阵阵凉意,心情也变得更加沉重,他们孔雀国若不改变,迟早会有危险!

  甘煜看向高台,听了几句后,笑道:“这是李念公子谏言陛下在咸阳特意设立的,公子说‘从未有国家是因搞教育而搞失败、搞贫穷、搞亡国了的,要想国家富强,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支持’。”

  实际上,李念没说过这话,就算他给始皇说时,也用的是威廉三世的原话,没有加“此话是我李念说的”这种标签。

  “公子又说‘现今我大秦国力不足,无法支撑得起让所有人都读书识字,但这不代表所有事便无法做’,于是,陛下便设立了此台,让诸子百家的贤才在台上讲学,让想读书识字,却没有门路的民众能够有一线机会。”

  大秦的国力做不到像后世那般进行全民义务教育,但让一些人讲讲学,给部分民众一个学习的机会还是能做到,纵使这种授课学习方法效率不高,出成果不易。

  不仅是在咸阳城设了,在天下其他一些城池也设了,只是那些地方的条件不比咸阳城,授课学习更为不易,像咸阳城可以每天都有人授课教学、每天还能是不同的人,其他地方便难做到。

  资源不足,条件比不上,只能随大秦的发展,逐步进行弥补,但此刻及未来一段时间,都将是咸阳领先于许多地方。

  摩叶上师看着在台上讲学的中年人,叹道:“贵邦李念公子真乃仁贤之士!”

  就在这时,一群少年从前方街道出现,其等虽穿着秦国人的服饰,但摩叶上师等人敏锐察觉出这些少年并非是秦人,这群非秦国人的稚童少年似乎是在此学习。

  他们所穿服饰风格样式统一,服饰上还绣着相同的图案和文字,显然出自同一地方。

  见摩叶上师等人注意到这些少年,甘煜笑道:“他们是大秦国际学院的学子,是专程从他们的国邦或部族到咸阳学习。大秦国际学院也是陛下所设,专为接收非我秦人的外邦学子,其等入其中,可学我大秦文字语言,亦可学得一些其他有用之物。”

  秦人允许让外邦的稚童来他们都城入学,学习他们的文化思想,乃至于工艺技术?

  此举的好处,摩叶上师能想到一些,传播秦人自己的文化影响,彰显秦国人的强大,唯有强大先进,才能吸引其他国邦派人来学。

  但秦人就不害怕他们最先进的东西被人给学走,最终反对他们自己造成危害?

  他们孔雀国是不是也可以派人入那国际学院就学?

  这秦国人显然极有自信,对周围诸国的影响力也很高,做的也比他们孔雀国好,他们可未想出设国际学院的办法。

  秦国果真比他们孔雀国更强大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