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做事还是很妥帖的。

  检测中心拿到的报告,只是数据。虽然他也询问了几句,但工作人员说的也是很专业的。

  所以陈乐今天拿到了检测报告之后,就来找徐敏,并且在得知孙教授今天晚上过来之后,就一直在农场等着。

  当然,他和徐敏去戴昊那边蹭了个饭。

  八点多,孙教授才回来。知道这是陈乐拿着农场的大米出去检测的,孙教授也非常感兴趣。

  孙教授自然是懂得这些数据的,不但给陈乐详细讲了一番,更是将报告复印了一份。

  因为孙教授这一次对于大米的改良其实是针对产量的,而不是营养价值。

  但从检测报告的数据上来看的话,这些大米的营养价值是真的很高。

  至少在孙教授已知的几种优质大米里,他们农场的大米能够排到前五。

  陈乐怕自己记不住,没办法复述,直接将孙教授的话拍摄了下来,连同报告的扫描件一起给他发了过来。

  白叶简单看了一下检测报告,就转发给了郎敬。自己则是慢慢看着孙教授的视频。

  孙教授的话,就简单好理解多了。

  最后白叶总结出一句话。

  他们农场的大米。

  好,真的好。营养价值高,味道也好,做米糊有点糟践。

  但,糟践不糟践的,这么多的米呢。

  拿出来一小部分生产,主打一个高端食品,那是没问题的,还能多赚钱。

  何乐而不为呢!

  转天郎敬就拿着资料和孙教授的视频乐得嘎嘎的。

  没问题,接下来就是下一步的投产。

  甚至这都不需要白叶操心和掏钱,他是技术入股,资金的投入由陈志刚和郎敬来负责。

  哪怕白叶现在不差钱了,也不需要掏钱。

  靠着技术都占三成了,还要投钱,还让不让其他人赚钱?

  其实工厂这边,现在也已经全部回本,不过接下来的发展还需要投资,所以三人都没有要求分红。

  谁还差这点钱了。

  这边陈乐和郎敬沟通了一下,就将采购流水线提上日程。

  而郎敬则是忙着一系列的品牌注册等专业事宜,各司其职。

  如今郎敬因为工作太忙,再加上老婆即将放了假期去老家,已经配备了秘书团。

  忙啊。

  陈乐都在工厂这边提了一个男秘书,随时辅助他的工作。

  想想现在连赵桐虎都有了徒弟,连江浩都有了自己的团队。

  包括经纪人和两个助理。

  白叶羡慕不已。

  真好。他也应该找一个。

  转头一想,谁还能替他学习啊?

  忍着吧!

  今天是白叶跟钱场主约好的了。

  前天匆匆忙忙,合同什么的都搞定之后,就已经到了下午。实在也是没有办法做更多的事情。

  而昨天他又忙着招待师父的朋友,感谢人家帮忙寻找了这片农场。

  虽然不大,可在京郊也不算小了。

  倒是今天江浩和赵桐虎特意腾出时间跟着他来的。

  因为白叶的农场挨着水库。

  他们中午准备好好吃一顿。

  今天白叶到农场的时候,钱场主已经将农场里的十几个员工都召集了起来。

  别看就十几个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农场早就是机械化种植,这些人已经足够用。

  这几百亩的耕地平整连贯,最适合用农用机械了。

  再加上前任雇主不差钱,各种设备都不是租借,而是直接购买。

  如今这些农机都还有八成新,还远不到重新购买的时候。

  所以,这农场表面的价格不算便宜,但实际上附带的东西能节省不少的钱。

  这些人都是种植老手,钱场主知道白叶今天过来,就将人都召集起来,让老板看看,也让他们认识一下老板长什么模样。

  双方见面之后,白叶还跟着这些老员工握了手。

  大的一些,年纪看着有四五十岁了。

  年轻一点的,也有个三十出头了。

  这些人原本从钱场主口中知道了新老板很年轻,可没想到会这样年轻。

  这新老板怕是比之前老板的儿子都要小很多。

  估计也是一个富二代,否则怎么能随随便便拿出来几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