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跑回家,拿了包子跟鸡蛋,追出来的时候,哪还有陆景舟的人影。

  “赵姐,你不用管他,团部食堂有早饭,饿不着他。”

  “以后你还是劝他在家里吃过早饭再走,那外面的饭再好,也没有家里做的好,对了,我打算给他做一双鞋,就是家里没有鞋底了,得找不用的布料重新糊,你那儿还有吗?”

  “不用了吧?他穿的都是军靴,部队都有发的,你做布鞋,他也穿不了啊!”江月不是很乐意,就是觉得她这么做是多此一举。

  赵秋月笑容温婉,“那不一样的, 其实最好是你亲手做的,他穿上你做的鞋,心里也会很暖。”

  江月连忙摆手,“我可不想再纳鞋底,再说了,他肯定不让我做。”陆景舟心疼她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因为一双她亲手做的鞋子而感动,感动自己还差不多。

  赵秋月叹气,以过来人的口吻劝道:“甭管男人嘴上怎么说,其实想法都差不多,哪个男人不喜欢家里的媳妇能干又好看,既要又是,是个人都贪心,行了,这鞋子我替你做,到时候就说是你做的,不也一样吗?”

  江月还是摇头,“没那个必要。”

  赵秋月见她神色不像推辞, 意识到她可能会不高兴,神色瞬间暗淡下去,江月也看见了,无奈的叹了口气, “赵姐,那就麻烦你帮他做鞋子,就做一双在家里穿的棉鞋。”

  “哎!好好!”赵秋月又瞬间高兴起来。

  家属院的妇女同志们,不知从哪搞来小道消息,听说靠山屯的大集要开了。

  别看他们嘴上说酸话,一个个心里可激动坏了,纷纷在家翻箱倒柜,找出要换出去的东西,还得在小本本记着自家缺了啥。

  部队团部开会决定,每次大集都要派一个班的战士去站岗,给老百姓们保驾护航。

  赶大集这天,家属院的妇女小孩,都起了个大早,换上还不错的新衣裳,背上东西,喜气洋洋的三五成群去赶集。

  王菊是最兴奋的一个,祁伟今天休息,被她硬塞了一个包袱,非要让他一块去赶集,儿子女儿也得带上。

  家属院的小孩,一年也去不了两次县城,这会也没有其他的集市,所以这赶集简直比过年还热闹,一个个激动的喜笑颜开,兴奋的脸蛋通红。

  杨秀枝也在家里一通翻找, 可他们家最多的就是书,她捧着书本犹豫,“这有人要吗?”

  顾政委赶紧冲过来把自己的宝贝书本救回来,“这是绝版书,新华书店都未必有的卖,你拿去大集,能有几个人认得,回头再给烧火了,多可惜。”

  “那咱家能拿什么东西出去换?”

  顾政委四处看了看,“你闺女那么多旧衣裳,旧鞋子,反正你也不打算生二胎了,都拿出去换了吧!”

  这回轮到杨秀枝舍不得了,“这些都是城里时兴的衣裳,这个是的确良,这个是细棉布,还有这个花裙子,刚买的时候,佳佳都舍不得穿。”

  顾政委都无语了,“那就别拿出去,回头送给江月,她家闺女过两年刚好穿。”

  杨秀枝抱着衣服,还是心疼。

  另一边,何巧莲也同样在家里翻找, 只不过,她找出来的东西,连周建国都瞧不上。

  “你这是平平小时候玩的吧?都坏成这样了,你还拿去换?”

  何巧莲把拨浪鼓捡起来,摇了摇,“也没有全换,修一下还是可以玩的,那些农村小孩,都不晓得玩具长啥样,这个已经很不错了。”

  周建国不能苟同,“你要真想跟人交换,也得找点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比如那盒奶酪,你们俩又不吃,搁那也是浪费,还不如拿去换点东西。”

  何巧莲一把抱住装奶酪的盒子,“谁说我们不吃了,这可是奶酪,进口货,多少钱都买不来,农村人见都没见过,给他们不是白瞎了,哎呀!你别管了,去军营吧!我心里有数。”

  最后,她还是找出了一堆没用的破烂,还用一个旅行包装起来,兴冲冲的拉着儿子跟着她们去赶集了。

  江月也在家挠头,赵秋月带的行李不多,但一听到能赶集,也激动兴奋,“我也能跟着去看看吗?就是不换东西,去看看热闹的场面也是好的。”

  “行啊!咱们都去,把陆星辰跟关杰也带上,不过你得叮嘱关杰,千万不能乱跑。”

  “放心,我肯定看好孩子,那你打算换啥?”

  江月一拍脑门,“我知道了。”

  之前发的野猪肉,他们一直没吃,只用盐腌了,挂在柴房,这些天过去,猪肉都风干了,硬的很。

  她不喜欢,可搁在别家,这就是顶好的肉食。

  “还有兔子,带几只小兔子过去,还有那些走地鸡,也全带上,看能不能换几只老母鸡。”

  她养这帮小走地鸡,也是养够了。

  虽说下的蛋不少,可也够麻烦的,需要每天进去弯着腰捡蛋,还要打扫笼子,喂食,一不小心,它们钻缝隙

  跑了。

  更可恶的是,小黑瞄上了它们,不管咋严防死守,都能被它得逞。

  从这一点,也证明了老忠叔养这些小玩意,其实更适合当饲料用, 而不是养来自己吃。

  与其这样麻烦,还不如换几只老母鸡。

  听说北原有一种白羽鸡, 比南方的母鸡腿要长些,体型也稍小,但好歹也是鸡,又是本地产的,她想换几只养起来试试看。

  出了家属院,走上大路,因为靠山屯地势稍矮,他们站在坡上就能隐约看见半个屯子,以及屯子通往外界的那条蜿蜒小路。

  “哟!还真有不少人呢!”

  “何止人不少,驴车也不少,瞧瞧,都堵住了。 ”

  “我瞧见走货郎了,他们现在估计也只能换货。”

  南方的走货郎,挑着担子走村串巷,可北方的,肯定是赶着驴车, 要不然走路都得把人累死。

  祁福根本压不住,“娘,我先去看看, 给你们打先锋。”

  “不行不行,人太多了,万一有拍花子可就坏了。”

  王大志领着一个班的小战士,从后面步行走过来,“嫂子们别怕,团长跟政委说了,让我们负责乡亲们的安保工作,你们只管放心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