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7开始 第1982章 专栏

小说:从1987开始 作者:海冰玉 更新时间:2025-03-28 13:11:59 源网站:2k小说网
  丁苏从一辆面包车上下来。

  她把长发剪成了短发,比赵丽丽的还短。

  白色休闲上衣,白色紧身裤,白色运动鞋。

  易飞看了一眼。

  这是风格变了?文艺青年变运动青年了?

  不过,这样一打扮,倒是显得年轻了许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大学生呢。

  丁苏看到易飞他们,就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喊,“小易总……”

  生怕别人不知道她的易飞很熟悉。

  她跑过来就给了易飞一个大大的拥抱。

  易飞推开她,“丁姐姐,你变了。”

  以前丁苏很正经一个人啊,也是个低调的人,连丽丽是她同学都没人知道。

  现在名气大了,咋性格也变了。

  她大呼小叫的,惹得不少师生和电视台、报社的工做人员都向这边看。

  郑韵说道:“丁大记者,也就丽丽没在,否则看她不挠你。”

  看丁苏那架式,不但拥抱小易总,恨不得扑上来啃一口。

  丽丽在的话。

  至少得抓着她的头发转一圈,不过,她现在头发这么短,不太好抓。

  丁苏左右瞧了一眼,“丽丽不是没在吗?现在小易总可是大人物,不都说一得道,鸡犬升天吗?我也就沾沾小易总的光吗?看那些记者还敢小看我不?”

  全临东都知道了自己是丽丽的同学。

  主编对自己的态度都不一样了。

  整个晚报社的工作人员见了她都客客气气的。

  电视台的记者见了她都主动打招呼。

  丁苏也想明白了。

  光文章写的好有啥用啊。

  光文章写的好,晚报能给她开专栏。

  发奖金的时候,她能拿头一份?

  想都不要想。

  背景、人脉才重要。

  自己本来就是赵丽丽的同学,本来也和易飞很熟,就像主编说的,得利用起来。

  反正也不损害他们的利益。

  郑韵笑道:“你是想让大家都知道你和小易总很熟啊,没事,你可以在晚报上登个启示,我给你做证。”

  “那倒不用。”

  丁苏神神密密地说道:“昨天的晚报你们都看了没有?”

  几个人同时摇头。

  他们一个个忙的团团转,哪有功夫看晚报。

  易飞让大家多看报纸,看新闻看财经。

  郑韵看的都是易小云从临东日报、东江日报剪下的重要信息。

  没功夫看晚报。

  易飞更没有看报纸的习惯。

  未来重大的新闻不能说都知道,国家大的决策总是知道的。

  没必要从报纸上看。

  丁苏无奈。

  她从包里拿出一份晚报递给易飞,“你看。”

  易飞接过报纸。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专栏,题目是:临东传奇----我眼中的易飞。

  署名是丁苏。

  文章是第一人称写的。

  好像她以前跟自己说过,晚报要给她开个专栏。

  她想写自己。

  她还真的写了。

  易飞往下看了会,忍不住骂出声,“**。”

  因为他看到一段是这么写的。

  第一次见到易飞是在东江师范大学,赵丽丽牵着他的手漫步在校园人工湖畔……

  易飞说道:“丁大记者,你经过我同意了吗就写我?”

  她写就写吧。

  也得按实际情况写啊,不能太离谱了。

  丁苏一脸无辜地说:“经过你同意了啊,展销会上我不是和你说过了吗?”

  怎么?

  想不承认啊。

  易飞很无奈,“我也没说同意啊。”

  丁苏说道:“可你也没反对啊,你说随便。”

  易飞:“我没说。”

  丁苏:“你说了。”

  易飞到底说了啥,她早忘了。

  但写都写了,专栏都开了,他不承认也不行啊。

  总不能写一期不写了。

  易飞做投降状,“好吧,我说了,但你也不能乱写啊,你什么时候在东江师范大学见过我?”

  自己现在都没去过东江师范大学。

  学校在省城哪个位置都不知道。

  她是怎么在东江学校见到自己的?还和丽丽牵着手。

  丽丽上大学的时候,自己还没上初中呢。

  虽然两人见过。

  根本谈不上熟悉,还拉手。

  她咋不上天呢。

  丁苏说道:“我写的是小说,不是纪实,这是艺术加工,知道不?你和丽丽八年前就有婚约,我在五年前大学校园见过你和丽丽不正常吗?”

  鬼才相信,他和丽丽八年前就有婚约。

  可临东大部分人都信了。

  那自己在大学校园里见过易飞,就更有说服力了。

  有婚约的两人,虽然年龄小点,拉个手不正常?

  赵丽丽虽然小,可是大学生了啊。

  人家婚约都定了三年,小女婿去看她了,自然高兴。

  郑韵抢过报纸,“我看看是啥。”

  写的啥玩意,让两人争了半天。

  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郑韵看了一会哈哈笑道:“丁大记者,你编故事的水平可真有一套,文笔也好,你还别说,你写的我都信了,还有吗?”

  写的真实不真实不重要,挺有意思的。

  而且她是以她的视角来写,让人看了更加信服。

  比那种像流水一样介绍易飞有意思多了,也更吸引人看。

  “连载,这是连载。”

  丁苏说道:“我都写了十来万字了,每天就登出来两千来字,怎么着也得写几十万字吧。”

  主编看了也说好。

  还说要尽量写长点,连载的时间也长些。

  肯定能让晚报的发行量上升。

  临东的人,谁不想知道易飞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郑韵说:“等你连载完了,我去印成书,说不定还能卖不少钱呢。”

  书卖不卖的不重要,丽飞公司的每个人可以发一本啊。

  丁苏和丽丽是同学。

  她写的小易总肯定是正面人物啊。

  让公司的员工更加了解老板,至于有没有艺术加工,谁在乎。

  易飞说道:“你俩都有毛病吧?”

  还卖钱。

  还别说,自己真搞出个世界性项目之后,说不定真能卖不少书。

  赵丽丽和翟校长、余春芳走过来。

  她一早就来了学校,和余春芳去翟校长家里,赵丽丽唱了易飞写的校歌。

  翟校长大声说好,当场就定下以后这歌就是丽飞中学的校歌。

  余老师说易飞写歌像曹植七步写诗一样容易。

  还真不夸张。

  三人聊了会,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走了出来。

  看到易飞、郑韵几个在聊天,就走了过来。

  赵丽丽说道:“说什么呢。”

  她上下打量下丁苏,“受刺激了?怎么打扮成这样,还别说,你打扮成这样还挺漂亮。”

  记者嘛。

  就得有个记者样。

  记者啥样,她也不知道。

  总之,丁苏这样打扮比以前好看了,也利索了,更像记者了。

  郑韵把报纸递给赵丽丽。

  赵丽丽看了几眼,哈哈大笑,“不错不错,我才知道我上大学的时候,易飞就偷偷从福利院跑到省城去看我,易飞也太可怜了啊,攒了半年的钱就够一张去省城的车票,他怎么回来的?”

  还没写到他怎么回的呢。

  省城到临东车票要六块半钱。

  易飞一共才攒了八块钱,他怎么回去啊。

  全是捡破料卖的钱。

  这说得过去,福利院的孩子现在也捡破烂,习惯了。

  丁苏说道:“你给他十五块钱啊,一张十块的,一张五块的,但他没舍得花,一直保留着那两张钱。”

  易飞在福利院没钱。

  可没说赵丽丽没钱。

  赵丽丽说道:“我也忒小气了吧,就给他十块钱?他不舍得花是如何回来的?你总不能说他走回来的吧?”

  省城离临东可有两百公里呢。

  走回去,那得走多久。

  “是的,他走回来的。”

  丁苏说道:“走一段,扒车一段,用了五天才从省城回到临东。”

  “**。”

  赵丽丽也忍不住骂了一声,“你明天把你写好的拿回来让我看看,这玩意也太离谱了,还有我16岁,易飞不11岁吧,为啥13岁?”

  写易飞可以啊,不能太离谱了啊。

  “年龄差太大不够浪漫。”

  丁苏说道:“再说易飞的年龄不是改了吗?得符合实际情况。”

  易飞身份证已经18岁了。

  五年前写11岁,也对不上了。

  赵丽丽说道:“易飞13岁才上四年级,这也说不过去啊。”

  “为了毛毛。”

  丁苏说道:“他等了妹妹两年才去上学。”

  赵丽丽说道:“丁苏,你真是个天才。”

  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丁苏倒是能圆谎。

  为了毛毛。

  也对,从身份证看,现在易飞确实比毛毛大了两岁。

  这理由也编得好。

  再说,福利院的的孩子有学上就不错了,晚上两年也正常。

  市府的车来了。

  赵丽丽说道:“回头再和你算帐。”

  太能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