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7开始 第1983章 等等我

小说:从1987开始 作者:海冰玉 更新时间:2025-03-28 13:11:59 源网站:2k小说网
  本来挺热闹的事只要被电视转播就被弄得支离破碎。

  节目效果高于一切。

  翟校长先是让所有师生在二中大门内的路上排队站好。

  关副府长和易飞共同扯下那块红布。

  把大门上方丽飞中学四个大字露出来。

  就算剪了彩。

  在学校大门口,易飞接受了省电视台、市电视台及各个报社的采访。

  问的问题没啥新意,回答也没啥新意。

  有新意也没问题。

  但不能跑到圈外,跑到圈外就重说一遍。

  易飞又不傻,自然不会胡说八道。

  大门口采访完了,学生又到搭建的那个舞台前集合。

  舞台前摆了一排桌椅。

  各机关来的人前面就座,学生则是站在后面。

  主持人仍是于苗苗。

  市电视台本来要派个主持人来的,易飞没同意。

  于苗苗又不比他们差,有露脸的机会为什么不给于苗苗。

  于苗苗一身藕**的西装,藕色的高跟鞋,比临东电视台的几个主持人漂亮多了。

  就她那近一米七的个头,都没人比得了。

  先是关副府长致辞,接着翟校长讲话,再往下是易飞讲话。

  易飞这次倒是讲的比较多。

  讲了学习知识的必要性,讲了科技术发展的关键性,鼓励大家好好学习。

  关云涛都觉得易飞的思想觉悟越来越高了。

  讲话的水平也越来越高。

  有点集团公司老板的派头了。

  最后是丽飞公司总经理郑韵上台讲话。

  她表达了丽飞公司要投资两到三千万建设丽飞中学,把丽飞中学打造成国家级重点中学,华夏科学家摇篮的决心。

  郑韵还陈述了丽飞公司关注未来、关注教育的决心。

  当然顺道也提了下已经建好的两所小学,保证丽飞公司在未来,持续在教育事业上投资,建更多的小学,给予更多孩子希望。

  她也表示和丽飞集团相关的苗记集团公司、秋城集团公司、青江集团公司、章氏集团公司、三方集团公司、正飞集团公司共同支持华夏教育事业的决定。

  再接着就是临东市教育署闫署长上台说些感谢的话。

  讲话完了后。

  接下来。

  易飞和赵丽丽两人合唱了丽飞中学的校歌《丽飞花季》。

  虽然是清唱,还是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共鸣。

  尤其是于苗苗说这首歌是丽飞集团创始人易飞亲自作词。

  两千名师生拼命鼓掌。

  下面就是各班的合唱了。

  易飞坐在关副府长身旁。

  他看了看表,“关叔叔,我要赶去余家岭,后面的活动我就不参加了。”

  现在走,赶到余家岭都得十一点多。

  路上还别出事。

  “余家岭有什么事吗?”

  关云涛说道:“省电视台说结束后要给你做个专访的。”

  如果不是急事的话,明天去也成啊。

  他都答应省电视台了。

  做个专访也是好事啊,相当于免费广告了。

  省电视台来的人还说,这次大电视台也要转播的,是一次宣传丽飞公司和宣传临东的大好机会。

  易飞说道:“让郑韵接受采访一样的,她比我更了解丽飞公司,我实话和您说吧,张老师、周老师、方凡、金向学他们都在余家岭研发一个重要的课题,一旦成功,就说咱山洞里种的双孢菇吧,现在一年最多能种五茬,成功后一年能种十一茬,去年大棚里的双孢菇才能种两茬。我前几天解决了几个关键问题,得去余家岭验证下,下半年,我还有两个更重要的项目要做,时间不等人,我回来抽时间和你细说。”

  丽飞公司的事,以后还得郑韵多出面。

  否则,烦都被各种采访烦死。

  关去涛低声说:“丽飞公司独创的技术?”

  易飞如此看中的课题肯定不一般。

  原来最多种五茬,现在能种十一茬,一年的产量不是提高了一倍还多。

  他虽然不懂蘑菇的种法,可这个技术意义重大。

  比起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技术一点也不差。

  易飞说道:“至少目前还是,就看有没有人比我们先研究出来了。”

  国外还得两年呢。

  他们是拍马也追不上了。

  关云涛说道:“行,你去吧,路上小心点。”

  相对于一项领先国际水平的技术,学校改名实在不是一件大事。

  专访让郑韵代替也是一样的,她是丽飞公司的总经理。

  下半年,他还有两件更重要的项目做。

  比一项独创技术更重要的项目能是什么项目?

  只能是独创项目。

  这小家伙要发力了啊。

  好啊,别管是什么,只要是独创技术就能引起轰动,不但对丽飞公司,对整个临东都是好事。

  易飞猫着腰从舞台前出去。

  坐在边上的赵丽丽也跟了上去。

  两人绕到学生队伍后面。

  易飞说道:“我们去余家岭。”

  赵丽丽问道:“怎么突然去余家岭了?”

  刚才他也没说啊。

  易飞说道:“方凡他们不是在余家岭搞那个坑道三次发酵技术吗?我想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让他们按着这个方案来,很快就成功。”

  赵丽丽说道:“成熟方案呗。”

  易飞好像突然想到了很多问题。

  原来想不起来的东西还能再想起来?

  两人向停车处走去。

  丁苏在后面喊,“等等我。”

  易飞和赵丽丽站在车边,等丁苏跑过来。

  赵丽丽说道:“我们去余家岭有急事,你有事去问郑韵。”

  来不及和她算胡写八道的帐了。

  她爱咋写就咋写吧。

  丁苏说道:“我也去。”

  好容易抓到他们了,说啥也得跟着他们。

  “不是。”

  赵丽丽说道:“我们去余家岭,你去干什么啊?再说了,你没有向单位请假,一会别人都回去了,你不回去,还以为你丢了呢,不得到处找你,就是找上天,他们都想不到到余家岭找你。”

  你故事都写好了。

  也用不着采访了吧,随便她写吧。

  反正她不会写不利于易飞的事情,她还想跟着易飞沾光呢。

  丁苏说道:“我刚才就跟单位的司机说了,我就跟着你们俩了,直接让他回去了。”

  来的时候就决定不回去了。

  跟着易飞和赵丽丽,主编和社长巴不得呢,一请假一个准。

  “你有毛病吧。”

  赵丽丽说道:“你跟着我们俩干啥啊,当电灯泡吗?”

  丁苏以前不这样啊,咋这么缠人了呢。

  去余家岭要一个多小时。

  和易飞还可以说些悄悄话,她跟着算怎么回事。

  丁苏说道:“我写的专栏中,关于易飞的,很多事的细节不知道,我得问问你们俩。”

  很多事都是听说。

  细节并不太清楚。

  “你编啊。”

  赵丽丽说道:“都能编出我16岁,易飞13岁,两人在校园漫步,还有什么编不出来?”

  易飞说的对。

  记者的话,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信。

  她那文章一看就是纪实的。

  可就没一句实话。

  你还别说,不知道的人还真信,她写的太像真的了。

  多看几次,自己都相信了。

  丁苏真的学坏了。

  丁苏说道:“那不是编,那是艺术加工,只是为了烘托一个事实,你俩青梅竹马,感情很深,为以后易飞舍命救你打下基础。”

  都不加工,干巴巴的写几千字。

  那叫人物介绍,没有人感兴趣的。

  赵丽丽点点头,“你说的有一定道理,走吧,带你一起去,不过,你记住,有些事不能报道,不要看到什么都说。”

  丁苏眨巴下眼睛,“你俩去余家岭**吗?”

  余家岭有啥秘密吗?

  为什么学校更名的事还没完,两人就要去余家岭?

  赵丽丽说道:“我就住在易飞家里,**用得着跑到余家岭吗,呸,谁要**了。”

  都被丁苏带到沟里了。

  他们是光明正大的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