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存的太阳实在看不下去这幅人间惨剧,悄悄遁入地平线,将不情不愿的月亮撵上天空。

  当户巴根大口喘着粗气,高声大喝:“冲!继续冲!”

  “南人一到晚上就会变成瞎子,看不见我等身形。”

  “现下正是我等突围之良机!”

  巴根想的很好,只可惜,嬴成蟜比巴根更清楚秦军夜视能力薄弱的缺点。

  早在嬴成蟜决定于小尖山战场围歼胡骑之际,嬴成蟜便已令都尉王攀取出了军中所有桐油和麻布,就地取木打造火把。

  太阳的余晖尚未完全消散,负责布置包围圈的各部秦军便已将大量燃烧着的火把插在地上,形成了一道矩形火圈,将胡骑牢牢的锁在圈中。

  一旦胡骑抵近火光范围便会暴露行踪,进而被附近秦军纠缠阻截!

  更重要的是,李牧部也已跋山涉水而来,不止彻底夯实了西南、南方通道,更还将最善于与胡骑作战的一支兵马撒入屠宰场!

  火光彻夜通明,当太阳疲惫的爬上山巅,便惊觉战争仍未休止。

  巴根无神的目光与乌力罕遥遥相望,但巴根却再难打声招呼,只因巴根的尸体已被踏成肉糜,仅剩头颅被一柄长枪高高举起。

  乌力罕瞥了巴根的脑袋一眼便不再关注,甚至不去关注自己那已经烂成肉酱的**皮肉,只是撕心裂肺的怒吼:“莫要忘记我等是如何对待请降的南人的!”

  “莫要忘记我等是如何南侵劫掠烧杀的!”

  “此仇此恨深沉,我等纵是请降,南人也绝对不会放过我们!”

  “与其请降之后被南人压迫、侮辱、折磨、伤害最后被杀,不如向长生天证明我们的勇气,你我族人往天堂再相会!”

  “杀!继续杀!死战不降!”

  乌力罕的说辞,也是几乎所有匈奴士卒心里的真实想法。

  通古斯虽然也和南人有仇,但和通古斯有仇的仅有燕国而已,且通古斯不止在几百年前就向周天子称过臣,近几十年还都非常老实,根本不敢南下牧马,只是欺负高夷、真番和匈奴,所以现存的通古斯人和现存的南人之间基本没什么仇恨可言,降了也就降了。

  但匈奴却不同于通古斯,包括乌力罕在内的很多匈奴将士都曾南下劫掠。

  他们最清楚他们自己是如何折辱南人的,他们也很清楚南人有多记仇。

  他们不敢想象自己若是落在南人手中会落得怎样的下场,与其跪着死,倒不如站着死!

  仍有备**将士,便继续纵马拉扯,持弓射向秦军,择机逃亡。

  备马死尽的将士,就下马化作步卒,步履踉跄着向前奔跑冲杀。

  所有匈奴残兵都继续压榨着体力,嘶声咆哮:“杀!!!”

  面对匈奴残兵堪称恐怖的意志力和战斗力,所有秦军都……

  欣喜若狂!

  生擒俘虏的功劳远逊于斩获敌首,所有秦军将士心里都在感谢胡贼的不降之恩!

  与此同时,秦军中军。

  李牧率亲兵抵至,面向嬴成蟜拱手一礼,肃声道:“末将牧,率我部偏师自蓟城一路北上,贯穿草原,抵至凤凰山,扫尽沿途胡贼,又遵将令驱逐胡贼逃遁。”

  “今,全令而回!”

  嬴成蟜露出笑容,拱手还礼道:“不愧是李将军,竟是非但能全本将将令,更还游刃有余,扫尽凤凰山附近所有胡贼部落、截杀所有匈奴王庭的传令兵,又不误饮马休整,以生力锐士投入此战。”

  “李将军不愧于本将期许!”

  李牧平静的说:“末将分内之事而已,若是连如此简单的小事都做不到,末将便不配为将。”

  “今敌军已尽数落于我军包围之中,厮杀至今仅剩两万有余,主帅可要劝降?”

  嬴成蟜不答反问:“若是李将军为主帅,李将军可会劝降乎?”

  李牧毫不犹豫道:“不会!”

  “末将以为夷狄胡贼非人也,实畜也!”

  “昔赵也曾劝降胡贼,但胡贼见赵势大便顺,见赵势弱便叛,毫无礼义廉耻之心,更不知恩义为何物。”

  “且夷狄胡贼屡侵我大代之地,便是身怀六甲之妇、新生数月之婴也难逃其毒手!”

  “本将唯愿将其赶尽杀绝!”

  “只是末将以为,主帅的愚善似是并不仅限于华夏之民,更还会波及这些胡贼畜生,方才有此一问!”

  嬴成蟜倍感无语。

  第二次了!

  这是你第二次当着本将的面说本将愚善了!

  难怪你能征善战却接连被三代赵王嫌弃,你实在是太不会说话了!

  嬴成蟜解释道:“李将军也曾主政一方,理应明白我军屡屡出现的新军械、新造物,以及我军将士身上穿着的铁甲铁胄皆是由大量民力堆砌而成。”

  “今大秦之民力已岌岌可危,若是继续如此使用民力,则秦人必怨。”

  “且挖矿等诸多徭役很是危险,随时可能会死人,若皆以秦人担之,本将心中不忍。”

  “本将劝降通古斯部,只是欲以胡民之力代秦民之力也!”

  李牧眼中流露出几分错愕,随即又化为了然,最后看向嬴成蟜的目光多了几分理解,拱手道:“是末将失言。”

  “主帅非是愚善,而是纯善。”

  “有神如此,实乃万民之福也!”

  “末将对匈奴多有了解,末将愿为主帅劝降匈奴胡贼!”

  一边思考着如何杀人,一边又思考着如何救人,对于一名将领而言很割裂。

  但对于一尊神而言,这很合理!

  然而嬴成蟜却摇了摇头:“战局已发展至此,哪还有我军主动劝降的道理?”

  “胡贼无耻,若是我军主动劝降,难免日后心存侥幸。”

  “唯有匈奴单于主动请降,我大秦方才能彻底打断他们的脊梁、摧毁他们的信仰、粉碎他们的团结,让他们化作我大秦好用的资源。”

  嬴成蟜声音转冷:“若是匈奴单于誓死不降,那本将也不会为了些许民力便给予这些胡贼活命之机!”

  话音刚落,一什斥候便奔至嬴成蟜身前,为首一名斥候马背上还趴着一具尸体。

  将尸体扔在地上,斥候什长拱手肃声道:“启禀主帅!我部于北大河南岸、胡贼曾停驻犹豫之地发现了这具尸首。”

  “其配饰、衣着皆与军法吏教导的匈奴单于穿着一般无二。”

  “末将不敢擅专,特取此尸上呈主帅!”

  听闻这话,嬴成蟜、李牧等一众秦将全都不自觉伸长了脖子,目光齐刷刷的看向地上那具尸首。

  嬴成蟜当即喝令:“提胡贼俘虏前来辨认尸首!”

  李牧的目光则是迅速扫过尸首,而后瞳孔猛的一凝,沉声道:“末将只是远远见过匈奴单于头曼,不敢言此人就是头曼。”

  “但此人的配饰衣着确实是唯有匈奴单于可着!”

  李鲜、陆高等将领更是尽数哗然:“这人就是匈奴单于头曼?这、这不可能吧!”

  “匈奴的单于、胡贼的贼酋,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死了?但此人衣着头饰确实是匈奴单于无疑啊!”

  “肯定是假的,此人的脑袋还好好长在脖子上,一看就不是我军将士所杀,定是头曼单于与此人换了衣着配饰,又杀此人,试图让我军误以为头曼单于已死,进而放松包围!”

  所有秦将,尤其是出身代地的秦将都先是精神一振,而后就毫不犹豫的认定了这具尸首只是一具替身。

  不只是因为头曼的头还长在头曼的脖子上,更是因为他们觉得能统一北方草原诸部建立匈奴的人不应该死的如此简单草率、悄无声息!

  唯有萧何看向嬴成蟜,眼含震惊和钦佩,低声开口:“主帅!倘若此人果真是头曼单于的话,那就表明主帅的推测是对的!”

  李牧闻言当即看向嬴成蟜,沉声发问:“主帅难道对头曼单于之死早有所料?!”

  嬴成蟜略略颔首,声音严肃:“在此部胡贼向本将大纛发起冲锋之际,本将便有了一个猜想。”

  “头曼单于或许已经因内斗而亡,现在的匈奴单于,乃是冒顿!”

  李牧皱眉思虑:“冒顿?”

  “本将对此人无甚了解,只知匈奴太子名为冒顿,冒顿此人既然胆敢于此关键时刻手刃其父、夺取军权,想必此人已对如何破局有了想法。”

  “但成格勒部、宝勒尔部已被都尉李弘部全歼,胡贼主力亦已尽数落入我军包围之中。”

  “冒顿还能如何破局?冒顿又在何处?”

  虽然嬴成蟜的猜想很离谱,但只因这是嬴成蟜的猜想,李牧便没有丝毫犹豫的选择了全盘接受。

  一个疑惑却也随之而来。

  冒顿又在哪儿?!

  “主帅!”

  七百余秦军骑兵抵近中军边缘,刘季在亲兵之外对嬴成蟜连连招手:“是末将刘季啊主帅!”

  “末将杀了一将,旁人呼此人为冒顿!”

  “末将曾听主帅提起过这个名字,便前来上呈此将头颅!”

  李牧和嬴成蟜下意识的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震惊。

  我们正在思考冒顿的破局之策和冒顿的具体位置。

  结果你跑来与我们说,冒顿的脑袋在你那儿呢!

  闹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