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心里明镜似的,这些年大明与海外藩属国往来愈发频繁。

  朱元璋对海外就蕃一事,那可是忌惮得很。

  就像警惕的猎人,时刻防范着潜在的危险。

  自己执着于海外就蕃,早就在这平静的湖面投下了巨石,猜忌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来。

  今晚大哥邀约,他琢磨着十有八九和买马之事脱不了干系。

  只是不知等待自己的,将是怎样的局面?

  此刻朱棡就像站在迷雾笼罩的十字路口,前途一片迷茫。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地伸手整了整衣袖。

  只见朱棡挺直了腰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毅,恰似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

  朱标看着朱棡,微微叹了口气。

  他的神色中带着几分忧虑,缓缓开口说道:“三弟,如今这局势,那可是错综复杂。

  父皇的心思,你我都得好好揣摩着。”

  朱棡闻言猛地向前跨了一步,他双目灼灼,语气激昂地说道:“大哥!

  我坚持海外买马,绝非一时心血来潮。

  如今这天下,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涌动。

  海外诸国发展迅猛,咱大明若想长久昌盛,怎能固步自封?

  琉球乃海上要冲,这可是老天爷送到眼前的绝佳机会。

  抓住了,就能在海外贸易上撕开一道大口子,让咱大明的威名远扬四海!

  这等千秋伟业,此时不做,更待何时!”

  他双手挥舞,言辞间满是豪情壮志,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海外霸业的宏伟蓝图。

  朱标眉头紧皱,眼神中透出深深的担忧。

  他轻轻摆了摆手,神情沉稳地说道:“三弟,你这一腔热血,为兄懂。

  可父皇一生戎马,历经无数风雨,他的顾虑绝非无的放矢。

  海外局势错综复杂,变数太多。

  一旦开启海外贸易,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火烧身,危及大明根基。

  咱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背后潜藏的风险。

  说服父皇,绝非易事。

  需得从长计议,谋定而后动啊。”

  朱标说得不紧不慢,每一个字都透着谨慎与深思熟虑。

  朱棡急切地抓住朱标的手臂,眼神中既有期待又带着一丝焦急。

  他近乎恳求地说道:“大哥,我知道您向来稳重,事事考虑周全。

  但这次真的不一样,机会稍纵即逝啊!

  错过琉球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你就当帮帮我,咱们兄弟携手,定能想出万全之策说服父皇。

  只要此事能成,大明必将踏上新的征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您也不想看到咱大明在这风云变幻的世界里落后于人,对吧?”

  朱标轻轻拍开朱棡的手,神情严肃而又带着几分无奈。

  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三弟,我何尝不想大明蒸蒸日上,引领万邦?

  可身为太子,我肩上担的是整个大明的兴衰荣辱,不得不慎之又慎。

  你说的我都明白,只是此事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

  咱们得想出一个既能让父皇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又能确保万无一失的办法。

  这其中的分寸,着实难拿捏啊。”

  朱标微微摇头,眼神中满是对局势的忧虑。

  朱棡看着朱标,目光坦诚,语气稍缓。

  “大哥,我明白您的顾虑。

  我也知道自己有时候行事莽撞,可这事儿我是深思熟虑过的。

  你还记得小时候,咱们在御花园顽耍,一起立下的志向吗?

  要让大明百姓富足,让咱大明威震四方。

  我觉得这海外贸易,就是实现咱们志向的一条康庄大道啊。”

  朱标微微一愣,思绪仿佛被拉回到从前。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柔和,“怎么不记得?

  那时候咱们年少,天真无畏,满怀着对大明未来的憧憬。

  可如今时移世易,很多事不能仅凭一腔热血。”

  朱棡趁热打铁,“大哥,正因为时移世易,咱们才更要有所作为。

  我知道您担心风险,可如果咱们连尝试都不敢,又怎能实现儿时的志向?

  大哥,您就再信我一次。

  咱们一起努力,我向您保证:一定谨慎行事,不会让大明陷入险境。”

  朱标看着朱棡坚定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

  他既为兄弟的执着和志向所感动,又实在放心不下其中的风险。

  只见朱标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说道:“三弟,为兄不是不想帮你,实在是责任重大。

  这样吧,你先把详细的计划和应对风险的策略整理出来。

  咱们再一起去面见父皇,看看能否说服他。

  但你一定要记住,万事以大明江山社稷为重。”

  朱棡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用力点头道:“大哥,您放心!

  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不会让大明失望!”

  随即朱标一脸凝重,目光中透露出对现实的清醒认知。

  “三弟,想必你心里清楚。

  如果要说服父皇的话,光靠这些场面话是不够的。

  他一向都是从实际出发,除非能找到更为有利的论据作为支撑,否则大哥也很难说服父皇改变旨意啊!”

  就在这时,身着华丽宫装的常清韵款步走了过来。

  她莲步轻移,身姿婀娜。

  手中端着一个具有隔热保温作用的牡丹形漆木手捧盒,从缝隙中冒出的热气散发着淡淡清香。

  只听常清韵轻声说道:“夫君,今天妾身准备了三种馅料的素菜饺子。

  如今正值春寒料峭之际,如果耽搁时间长了,饺子可就不好吃了。”

  朱棡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说道:“嫂子,这些事情交给服侍你的宫女做就可以了。

  毕竟你身为未来大明的六宫之主,实在没有必要事事亲力亲为。”

  常清韵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温柔与端庄。

  “三弟这说的是什么话?

  你和太子殿下商议大事,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准备些吃食,也算是尽一份心意。”

  谢钰儿也点头说道:“太子妃的地位尊崇,的确需要在方方面面加以注意。

  夫君,外面风大天气凉,你和太子殿下还是进到屋内说话比较好。”

  朱标微微点头说道:“钰儿说得在理,三弟,咱们进屋再说。”

  当初大明承建公司在扩建三大殿时,朱标所居住的东宫也得到了修缮。

  如今的东宫位于上元县东南部,此宫是洪武十一年在原东宫基础上重加修葺而成。

  以前殿、宣德殿、临华殿、温室殿等十四座殿宇,以及鸿台等众多建筑组成。

  仅宫墙的周长就为1万米左右,面积更是达到了大约6平方公里,占上元县总面积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