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就听到从东寨门的方向,传来节奏铿锵如山呼海啸的歌声:“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歌声稍停,又传来“滴滴哒哒”“咚咚嚓嚓”洋鼓洋号震耳欲聋的吹打喧闹声,比这种吹打声更震人的是队伍“唰!唰!唰!唰!”整齐划一的脚步声,震得路面儿都颤颤抖抖的。
古寨并不是第一次过队伍了,从大清朝到民国一年要过好几次队伍,有大队伍、小队伍,还有不像队伍的队伍,队伍手里自然都掂着刀枪。村民只是知道这些队伍是打仗的,至于为啥打仗、与谁打仗村民就难得弄清楚了。村民也弄不清过往的队伍那个是好队伍,那个是孬队伍。不管是过啥队伍,村民都十分恐慌害怕,因为凡是过队伍村民的财产就遭到明目张胆地抢夺,更害怕队伍抓壮丁。村民凡是一听到过队伍,不管穷人富户就都吓得躲了起来。年轻人儿更是恐慌地跑到了寨外野地里藏了起来,生怕被抓了壮丁在战场上当炮灰。
队伍刚进了东寨门,就引起了村里的一些没见过大世面的狗狗的惊慌和愤怒。狗狗都有看家护院的遗传基因,当看到这么大的一群陌生人马一下拥进了村寨,自然本能地认为强盗进村了,于是大街两旁百姓家院里的看家狗们,像以往过队伍一样慌乱地冲出了家门,在大街边愤怒而惊恐地“汪汪汪”狂叫起来。狗们看到这种强大的阵势,似乎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于是吓得又转头溜回主人的家院,躲在角落里抖索着继续嚎叫。
这种少见的异常喧闹,吓得街旁猪圈里的几头肥猪,“哇哇哇”拼命地惊叫起来,拱塌了猪圈窜了出来,像遇到了杀猪的屠夫一样,晕头晕脑慌乱地在大街上尖叫着瞎闯胡跑起来。
临街的房顶上一群悠闲的鸽子,有的在“咕咕咕”膨胀着脖子上的羽毛向异性求爱,有的在欣赏同类调情的激动情景,有的在不慌不忙地细心地梳理羽毛,有的在静静地卧着,伸着脖子遥望着深邃的天空……和煦而温暖的阳光,洒在鸽子蓝莹莹的羽毛上,变幻出像油画中的大海被朝霞亲吻出那种亲切浪漫的神秘色调……
鸽子们被人类莫名其妙的荒诞闹剧,惊吓得“扑扑楞楞”拍打着翅膀,很懊恼很不情愿地争相飞了起来。这群瓦蓝色的家鸽,似乎想暂时远离这是非之地,不一会儿就消失在冬季灰色的天空里。
临近街市的一个农家小院里,拴着的两头大叫驴,惊吓得挣断了缰绳、撞破了院门,“哏呱哏呱”蹦着跳着撂着蹶子蹿到了大街上。
那些动作迟缓的老小妇孺,听到和看到这种阵势慌了神儿,扛枪掂刀的队伍还没来到面前,就哭的哭、叫的叫,藏的藏、躲的躲、逃的逃……特别是一些男女小孩儿吓得“妈呀妈呀”啼哭着团团转,孩子的亲人在纷乱的人群里尖着嗓子带着哭腔儿寻找安慰着自己的孩子:“俺的孩子在哪儿呀?孩子被挤到哪儿去啦?”“别哭别哭……别怕别怕……队伍不抓小孩儿……”……刚刚还洋溢着欢声笑语的场面,一下全乱套了。
荷花与顺河庄的对歌女子,来不及解开捆绑在双脚上的高跷,互相拥抱搀扶着,吓得愣在了场子中间。
牛壮、文山、黑蛋和几个弟兄们,急忙跑了过去,逃散的人群像海水退潮,他们逆向地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对碰着、对撞着、对挤着,他们急得满头汗水,好不容易冲到了荷花儿和黄衣女子跟前,刚想为她们解开脚腿紧紧捆绑在高跷上的带子,队伍就开了过来。
“哒哒哒哒”几十匹高头战马来到了他们面前,只见战马后面扛着长枪的队伍一个紧挨着一个,密密麻麻、像寒冬落尽了叶子的树林一眼望不到边儿。
为首的骑着一匹像汉白玉一样、纯毛大白马,头戴大盖儿帽,大盖儿帽上很滑稽地用窄窄的白布条箍了一圈。左肩下斜吊着一柄长长的指挥刀,右肩下斜挎着一支精致小巧的**,小**装在油光闪亮的皮套里,从皮套口露出蓝莹莹的金属枪把儿。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双眼望远镜,手上很讲究地带着一副雪白的手套,宽宽的牛皮腰带上系着一个草绿色的行军小水壶和一柄剑鞘上镌刻着“不成功便成仁”铭言的短剑。黑色的长筒马靴明光锃亮,一身瘦骨架子支撑着一身橄榄色军装,军装的外边敞着胸口披着一件宽大的黑色大氅,大氅的边沿儿上镶着玫瑰色的曲线花边儿,看着十分别致高雅,很像说书唱戏中那种征战元帅的穿戴。他很优雅很自在地双手握着马缰绳,挺胸昂首器宇轩昂。看样子有四十多岁年纪,骑在马上目空一切、洋洋得意。他到得闹春的场子跟前悠然停住了马蹄,把大氅不急不慢地徐徐脱下,立即就上来一个骑**护兵熟练地把大氅恭恭敬敬接在手中。从穿戴和气势上看,他可能是这支队伍里最高级别的长官。
这个来头儿不小的高级长官骑在马上皱着眉头扫视了一下混乱的人群,撇了撇嘴角儿似笑非笑地嘟囔了一句:“北方的国民素质如此之差出乎意料!”接着感叹道:“国民愚昧无知皆军阀惑乱之所为!只有国民革命清除军阀的统治才能提高民智!”
突然一头浑身粪草的大肥猪,猛地撞在了这位长官的马腿上,白马惊得猛然腾跳起来,差一点把这个马上的长官撂下马来,一下打乱了这位长官帅气的神情和轩昂的气势。大白**后腿使劲地踢了一下,可能是想报复撞马腿的肥猪,不料一下踢在了后面一匹黑色战**前腿上,黑色战马一下跪了下去,马上的军人被摔在了地上。被撂翻的军人恼怒起来,拔出家伙向肥猪扣动扳机,**与他开了个玩笑——子弹瞎了火。
歌声稍停,又传来“滴滴哒哒”“咚咚嚓嚓”洋鼓洋号震耳欲聋的吹打喧闹声,比这种吹打声更震人的是队伍“唰!唰!唰!唰!”整齐划一的脚步声,震得路面儿都颤颤抖抖的。
古寨并不是第一次过队伍了,从大清朝到民国一年要过好几次队伍,有大队伍、小队伍,还有不像队伍的队伍,队伍手里自然都掂着刀枪。村民只是知道这些队伍是打仗的,至于为啥打仗、与谁打仗村民就难得弄清楚了。村民也弄不清过往的队伍那个是好队伍,那个是孬队伍。不管是过啥队伍,村民都十分恐慌害怕,因为凡是过队伍村民的财产就遭到明目张胆地抢夺,更害怕队伍抓壮丁。村民凡是一听到过队伍,不管穷人富户就都吓得躲了起来。年轻人儿更是恐慌地跑到了寨外野地里藏了起来,生怕被抓了壮丁在战场上当炮灰。
队伍刚进了东寨门,就引起了村里的一些没见过大世面的狗狗的惊慌和愤怒。狗狗都有看家护院的遗传基因,当看到这么大的一群陌生人马一下拥进了村寨,自然本能地认为强盗进村了,于是大街两旁百姓家院里的看家狗们,像以往过队伍一样慌乱地冲出了家门,在大街边愤怒而惊恐地“汪汪汪”狂叫起来。狗们看到这种强大的阵势,似乎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于是吓得又转头溜回主人的家院,躲在角落里抖索着继续嚎叫。
这种少见的异常喧闹,吓得街旁猪圈里的几头肥猪,“哇哇哇”拼命地惊叫起来,拱塌了猪圈窜了出来,像遇到了杀猪的屠夫一样,晕头晕脑慌乱地在大街上尖叫着瞎闯胡跑起来。
临街的房顶上一群悠闲的鸽子,有的在“咕咕咕”膨胀着脖子上的羽毛向异性求爱,有的在欣赏同类调情的激动情景,有的在不慌不忙地细心地梳理羽毛,有的在静静地卧着,伸着脖子遥望着深邃的天空……和煦而温暖的阳光,洒在鸽子蓝莹莹的羽毛上,变幻出像油画中的大海被朝霞亲吻出那种亲切浪漫的神秘色调……
鸽子们被人类莫名其妙的荒诞闹剧,惊吓得“扑扑楞楞”拍打着翅膀,很懊恼很不情愿地争相飞了起来。这群瓦蓝色的家鸽,似乎想暂时远离这是非之地,不一会儿就消失在冬季灰色的天空里。
临近街市的一个农家小院里,拴着的两头大叫驴,惊吓得挣断了缰绳、撞破了院门,“哏呱哏呱”蹦着跳着撂着蹶子蹿到了大街上。
那些动作迟缓的老小妇孺,听到和看到这种阵势慌了神儿,扛枪掂刀的队伍还没来到面前,就哭的哭、叫的叫,藏的藏、躲的躲、逃的逃……特别是一些男女小孩儿吓得“妈呀妈呀”啼哭着团团转,孩子的亲人在纷乱的人群里尖着嗓子带着哭腔儿寻找安慰着自己的孩子:“俺的孩子在哪儿呀?孩子被挤到哪儿去啦?”“别哭别哭……别怕别怕……队伍不抓小孩儿……”……刚刚还洋溢着欢声笑语的场面,一下全乱套了。
荷花与顺河庄的对歌女子,来不及解开捆绑在双脚上的高跷,互相拥抱搀扶着,吓得愣在了场子中间。
牛壮、文山、黑蛋和几个弟兄们,急忙跑了过去,逃散的人群像海水退潮,他们逆向地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对碰着、对撞着、对挤着,他们急得满头汗水,好不容易冲到了荷花儿和黄衣女子跟前,刚想为她们解开脚腿紧紧捆绑在高跷上的带子,队伍就开了过来。
“哒哒哒哒”几十匹高头战马来到了他们面前,只见战马后面扛着长枪的队伍一个紧挨着一个,密密麻麻、像寒冬落尽了叶子的树林一眼望不到边儿。
为首的骑着一匹像汉白玉一样、纯毛大白马,头戴大盖儿帽,大盖儿帽上很滑稽地用窄窄的白布条箍了一圈。左肩下斜吊着一柄长长的指挥刀,右肩下斜挎着一支精致小巧的**,小**装在油光闪亮的皮套里,从皮套口露出蓝莹莹的金属枪把儿。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双眼望远镜,手上很讲究地带着一副雪白的手套,宽宽的牛皮腰带上系着一个草绿色的行军小水壶和一柄剑鞘上镌刻着“不成功便成仁”铭言的短剑。黑色的长筒马靴明光锃亮,一身瘦骨架子支撑着一身橄榄色军装,军装的外边敞着胸口披着一件宽大的黑色大氅,大氅的边沿儿上镶着玫瑰色的曲线花边儿,看着十分别致高雅,很像说书唱戏中那种征战元帅的穿戴。他很优雅很自在地双手握着马缰绳,挺胸昂首器宇轩昂。看样子有四十多岁年纪,骑在马上目空一切、洋洋得意。他到得闹春的场子跟前悠然停住了马蹄,把大氅不急不慢地徐徐脱下,立即就上来一个骑**护兵熟练地把大氅恭恭敬敬接在手中。从穿戴和气势上看,他可能是这支队伍里最高级别的长官。
这个来头儿不小的高级长官骑在马上皱着眉头扫视了一下混乱的人群,撇了撇嘴角儿似笑非笑地嘟囔了一句:“北方的国民素质如此之差出乎意料!”接着感叹道:“国民愚昧无知皆军阀惑乱之所为!只有国民革命清除军阀的统治才能提高民智!”
突然一头浑身粪草的大肥猪,猛地撞在了这位长官的马腿上,白马惊得猛然腾跳起来,差一点把这个马上的长官撂下马来,一下打乱了这位长官帅气的神情和轩昂的气势。大白**后腿使劲地踢了一下,可能是想报复撞马腿的肥猪,不料一下踢在了后面一匹黑色战**前腿上,黑色战马一下跪了下去,马上的军人被摔在了地上。被撂翻的军人恼怒起来,拔出家伙向肥猪扣动扳机,**与他开了个玩笑——子弹瞎了火。